作者: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 敖東
進入新時代,中國面對如何取得經濟持續發展、如何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等一系列新的社會經濟問題。對此,楊萬東、張建君和程冠軍等三位學者在《關鍵一招——對話改革開放40年》(以下簡稱《關鍵一招》)一書中作出了翔實的討論和分析。本書有很多新觀點、新亮點,最主要的貢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關鍵一招——對話改革開放40年》楊萬東 張建君 程冠軍 著;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
一、以家國情懷思考中國,體現新時代理論思辨
在《關鍵一招》一書中,三位作者以家國情懷思考中國,把中國改革開放40年與新中國成立后經濟發展聯系在一起,并將其視為中國完整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回顧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重要事件,展現了新時代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特點,討論了各種經濟發展瓶頸問題。這個思路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脈絡,符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邏輯,符合中國共產黨的實事求是精神。
本書以新時代的中國經濟本身為主題去安排全書各個章節的基本內容。首先,作者在第一章中簡要地回顧改革開放40年中發生的各種標志性事件、人物和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的基本特點。其次,第二章迅速進入核心主題——中國社會經濟已經進入了制度創新、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和文化創新的新時代,部署了以參與全球化競爭、構建共富共享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經濟發展計劃。再次,在第三章至第九章里,三位作者對新時代的中國社會經濟如何面對各種新矛盾、打造改革新動力、贏得競爭新優勢、探索發展新模式、重塑經濟新格局、引領經濟新常態和落實改革新舉措等一系列的具體問題進行了系統對話和深入分析。最后,在第十章中,本書對中國未來可能遇到的“中等收入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等問題作了初步探討。由此,本書較為完整地展示了新時代的中國社會經濟的各種具體問題和制勝法寶。
二、以問題意識討論發展,給出解決方法與路徑
與很多回憶、總結、評價和研究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同類書籍相比,《關鍵一招》的特殊性在于該書采用了對話的方式,以討論中國公民和政府在新時代里如何更好處理“更加迅猛的、更不均衡和更為復雜的”社會經濟問題為出發點,通過對話來系統地分析各種重大經濟社會問題,包括中國公民的養老、幼兒教育、高速交通和司法公正等各種具體問題。
關于養老和兒童教育問題,程冠軍提出:“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解決養老問題刻不容緩”(第103頁)、“虐童事件,有社會心理問題,但是社會心理集中爆發還是教育本身的問題”(第104頁)。張建君緊接著就該話題提出:“冠軍這個觀點給我啟發很大啟示,新時代能不能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體系,不是仍然停留在產業化和市場化的方向上,而是致力于讓所有中國兒童能夠享有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教育環境”(第105頁)。關于高鐵,楊萬東提出:“現在中國是一個廣闊的市場,中國人流、物流又是非常充沛的,高鐵給我們的啟發是,我們立足于本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只要認真地學習、鉆研、探索就能做得很好”。程冠軍卻旗幟鮮明說:“我不同意將高鐵、支付寶、網購、共享單車稱作中國在21世紀的‘四大發明’。這四個事物里面正真的發明創造的東西只有中國高鐵和支付寶,而網購、摩拜單車只是一種商業模式的創新。”(第165頁)。此外,書中還討論了中國政府如何完成精準扶貧,保護生態環境,構建強政府、活市場等具體問題。
總之,關于在新時代中國政府如何構建理想國家,如何保障中國所有公民的公平、正義,在市場經濟和公民社會中中國政府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構建新型官商關系等,三位學者對這些重大問題進行了認真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三、以通俗話語闡述理論,用大眾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本書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通俗化。案例分析是現代經濟學基本工具,本書通過舉例討論各種理論問題,用案例、故事和親身經歷增加了本書的可讀性,比如有小崗村大包干、真理標準的大討論等。書中還提到的具有概括性的改革開放標志性人物與事件,顯示了中國改革開放承前啟后的歷史特點。
在整個書中還穿插了有很多有趣小故事,增加趣味性。比如,通過現代女性穿著打扮一番去逛商場,不是為了購物,而是展示自己的美麗的故事,反映了當代中國公民的社會潮流。通過北京華貿中心SKP商場2017年的銷售額達126億多元,超過了美國的曼哈頓的故事,反映了新時代中國公民強勁的消費潛能,等等。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國民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的政治經濟學也應該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進入新的階段、得到新的發展。本書的出版為讀者提供了關于新時代中國社會經濟問題的基本輪廓和完備的主題清單。這份清單不僅可以幫助國內外廣大讀者迅速、系統了解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諸問題,也能為讀者提供進一步對話的自由空間。

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開放觀光
科技點亮“敬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