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中國人民大學舉辦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學科座談會
暨第四期黨的建設學科師資培訓班結業儀式
光明網訊(記者 秦超)4月25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學科座談會”暨第四期黨的建設學科師資培訓班結業儀式,在逸夫第一會議室召開。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在講話中指出,目前,中國人民大學已經建立起包括黨建基本原理研究、黨建歷史研究、政黨比較研究、黨建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等方向較為完善的學科體系,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他強調,加強和改進黨建學科建設,是高校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任務。我們要發揮好高校在教學、科研與人才方面的優勢,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研究同黨的建設研究貫通起來,尊重學科發展規律,劃清學科邊界,明確學科建設原則方法,努力形成具有共識性的學科研究規范。同時,要重點研究新形勢下黨的建設重大問題、難點問題,并對黨的建設前沿性問題進行前瞻性探討,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和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學科支撐、學術支持。
中國中共黨史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名譽院長歐陽淞表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黨的建設的落腳點;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黨的建設的光榮使命和遠大目標。加強高校黨的建設學科具有重大意義,不僅勢在必行,而且十分緊迫。黨的建設既指一項實際工作,又是指一種專門學問,是包括黨的建設理論、黨的建設歷史、黨的建設實踐的科學知識體系。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吳付來指出,舉辦黨的建設學科師資培訓班,既是中國人民大學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責任擔當,也發揚了中國人民大學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工作“母機”的優良傳統。課程內容涵蓋學科設置、發展和基本構架、黨的領導理論與實踐等10個方面。學員們紛紛表示,培訓班名家匯集、水平高端、內容豐富、管理嚴格,達到了預期效果。下一階段,中國人民大學將繼續加強黨建學科建設,并繼續服務全國高校相關學科和專業建設,與全國高校一同努力,促進黨的建設學科在全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表示,中國人民大學搞黨建學科的師資培訓班恰逢其時,有利于引領學科發展、打牢學科建設基礎。在發展黨建學科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認識到,黨史和黨建是密不可分的,黨史是根基,黨建是框架,根基不扎牢,黨建很難發展。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王均偉認為,黨建學科的發展體現了時代發展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學習好、闡釋好。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對外合作局副局長陳家剛表示,黨史黨建學科的發展需要在新的技術和新的方法上有所突破,我們要發現新素材、新方法、新工具,讓理論成果和學術探討成果有新的發展。
會上,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執行院長楊鳳城,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副院長楊德山,山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張福記,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郭春燕等先后發言,暢談對黨的建設學科發展的設想、建議和期待,分享第四期黨的建設學科師資培訓班學習心得。
與會領導和專家為學員代表頒發結業證書。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王易主持了此次會議。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學校辦公室主任顧濤,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大廣,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石德才,第四期黨的建設學科師資培訓班全體學員,以及學校研究生院、發展規劃處、科研處、馬克思主義學院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開放觀光
科技點亮“敬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