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萍、王梅清
近日,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編輯部、湖北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北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馬克思主義與新中國70年發展經驗”學術研討會暨湖北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年會在武漢舉行。
開幕式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鄒進文,湖北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安向榮,湖北省科學社會主義協會會長、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曹亞雄分別致辭。開幕式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趙凱主持。
鄒進文指出,本次會議聚焦“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和創新”“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發展經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與創新”等重要議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安向榮強調,研究馬克思主義與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發展經驗,要注重將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經驗與啟示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與解決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中的實際問題。曹亞雄表示,堅持與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充分挖掘和吸收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科學內涵,必須科學總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經驗教訓,必須虛心學習和借鑒國外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成功做法。
在主旨報告環節,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評議組成員、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駱郁廷以“走向世紀強國的必由之路”為主題,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增強中國道路的高度自覺”“堅定不移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三個方面做出分析。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佑新闡發了毛澤東同志對實現中國夢的四點貢獻。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駐院研究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梅榮政深刻分析了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中國70年歷史發展所具有的劃時代意義。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程美東從后發現代化國家建設的70年、中國歷史發展、國際共運史三個歷史視角,對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發展進行考察。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顏曉峰深入分析了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關系。中央黨校教授陳曙光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幾個重大理論判斷進行解讀。國家教學名師、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柳禮泉將“民生”與“國計”聯系起來,深入分析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解決民生問題的基本經驗與歷史啟示。
在大會主題演講環節,與會學者聚焦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道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等議題,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進行分析闡釋,對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取得的重要經驗進行梳理總結。他們表示,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龔先慶在會議總結時指出,本次會議對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發展、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與創新、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等具有重要意義。他表示,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發展的政治保證;始終運用馬克思主義來解決中國現實問題,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發展的重要準則;始終關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發展的價值情懷;始終關切人民根本利益,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發展的不變底色。(何萍、王梅清)

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大會在京召開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全力備戰神舟二十一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