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李安
《金融素養——領導干部必修課》一書近日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圍繞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邀請18位金融領域的高級領導干部和知名專家學者,分5大專題進行多角度系統闡釋和詳細解讀。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該書以“金融的本質”為出發點,從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鄉村振興戰略與國防建設等角度厘清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關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提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是解決金融資源的三大“錯配”問題——“期限結構錯配”、“權益錯配”和“服務對象的偏頗”。第二專題聚焦“金融科技”的緣起、發展與未來。提及“金融科技究竟如何改變金融業”,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常務副院長廖理在書中講述他的思考。而面對新一輪產業革命背景下蓬勃發展的金融科技,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強調,應堅持系統性思維,系統推進“五位一體”的多層次金融科技治理體系,促進金融科技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第三專題“區域及地方金融”包含自北京、浙江、湖北、山西等地的多位金融領域領導干部結合各地實踐經驗對地方金融工作的深刻思考與理論分析,具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第四專題“保險與社會保障”。以保險的角度觀照金融的服務功能,中國精算師協會副會長王和圍繞“運用保險機制助力社會治理現代化”展開詳細論述,倡導利用金融的服務功能形成一種科學、和諧與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治理機制,使金融真正做到“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人民生活為本”。第五專題“新經濟業態”。立足當下,展望未來,經濟轉型是機遇也是挑戰。光大銀行、京東集團以及滴滴金融等企業高層領導結合發展中的實踐案例,為讀者生動闡釋智能金融、數字科技、共享經濟概念。金融服務真正從工具走向生態,更好滿足人民群眾不斷提升的消費需求。
此外,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圍繞“金融支持民營企業”展開精彩論述;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姚前認為,數字資產是數字金融的核心命題,只有數字資產活了,數字金融才能滿盤皆活;京東集團副總裁沈建光提出“數字科技重塑金融服務”……眾位專業大咖聯合開講,有助于讀者理性看待當前全球金融市場短期大幅震蕩,領導干部更好夯實金融理論基礎知識,準確把握當前金融政策要義,追蹤金融改革發展形勢,進一步發展普惠金融,增進民生福祉。
《金融素養——領導干部必修課》和此前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領導干部讀本》《數字中國——領導干部讀本》《智慧社會——領導干部讀本》《媒體融合發展——學習讀本》《區塊鏈——領導干部讀本(修訂版)》《數字貨幣——領導干部讀本》《應急管理——領導干部讀本》等圖書已形成系列。該系列圖書密切關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發展前沿,對領導干部應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不斷提升決策水平和執政能力,提高金融素養,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具有重要參考意義。(李安)

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開放觀光
科技點亮“敬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