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專業課烙上“德”字印
——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課程思政”的教學實踐
作者: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銳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個記者的擔當與新聞媒體人的‘釘子’精神,每一個鏡頭真的來之不易。向疫情期間所有新聞工作者們致敬,你們辛苦啦!”
10月15日,湖北大學2019級編輯出版專業的陳燁在聆聽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中心記者蔣曉平回到母校湖北大學所作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報道與媒體記者擔當》報告后,在QQ空間寫下了這段文字。
名師進課堂,讓來自新聞一線的名記者,講述他們在采訪實踐中的深刻體會,透過感人至深的報道了解背后的故事,讓新聞理想與專業精神在學生心中變得具體、鮮活。這是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課程思政”的一幕。
近些年,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相繼邀請了光明日報湖北記者站站長夏靜、一點資訊總編輯吳晨光、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副主任單學剛等業界名師走進課堂,與同學們面對面交流。
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課程思政”教學建設團隊負責人胡遠珍教授說:“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的主渠道,以多種教學方式的創新,將立德樹人落地、細化,讓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體現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中,做到育人育才一體化,強化課程思政建設。這正是智能時代新聞傳播人才‘三全育人’培養模式不斷探索、創新的關鍵所在。”
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課程思政”教學建設團隊結合專業和課程特點,在立足課堂、用好課堂、拓展課堂三方面深耕,《廣告學概論》課程更在今年疫情期間讓人耳目一新。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胡遠珍和晉藝菡老師講授的《廣告學概論》課程必須進行網上教學。胡遠珍老師專門提前設計了《廣告學概論課程導學》,將課程目標分為課程思政目標和課程知識目標,根據課程雙目標進行課程教學設計。
整個課程分為三大模塊:理論知識模塊(線上講授)、廣告分享模塊(線上周末廣告下午茶)及廣告實踐模塊(實踐性作業)。理論知識講授結合知識點,并要求聯系中國產業發展與企業品牌發展的實踐。“周末廣告下午茶”是在每周六、周日,教師與學生們一同分享、鑒賞、評點優秀公益、品牌廣告,感受廣告創意魅力,領略廣告傳遞的家國情懷、品牌價值以及人生奮進的主題。實踐性作業除了讀書報告以外,還要求學生把作業寫在祖國大地上,在疫情下為湖北產品進行廣告創意、策劃和推廣、為武漢市設計年輕化的城市形象LOGO。這些實踐作業,激發了同學們的創造力,還吸引了學生家長參加,受到了媒體關注。
人才培養“以生為本”的關鍵在于“激發”,成效在于“內化”。為實行“育人育才一體化”,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課程思政”教學建設團隊主要采取兩大措施:一是根據時代發展,結合專業特點,不斷優化課程目標,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業界名師進課堂”“分享?品鑒優秀作品”“傳播大事件我評說”“深入采訪第一線”“廣告策劃活動我做主”等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引導學生關注和正確認識社會,鼓勵他們爭當時代發展的“接力者”。二是更新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使教學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統一。注重對學生素質績點與專業效能的全面考察,將教師評價與學生自主評價相結合。以“雙向動力機制”為驅動,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實現學生“自我教育、自我賦能”。
廣告專業2015級石思思同學說:“這樣的教學方式,既是對專業實踐能力的鍛煉,更是對職業精神的鍛煉。”

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開放觀光
科技點亮“敬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