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11月20日,以“習近平法治思想與新時代立法”為主題的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第三次會員大會暨2021年學術年會召開。會議由鄭州大學承辦,在鄭州大學設置主會場,在北京設置分會場,各地的立法學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與了本次會議。大會共收到375篇論文,其中青年論壇論文120篇;直接參會人員475人,還有約1000人通過網絡觀看了直播。開幕式由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鄭州大學法學院院長苗連營主持。
鄭州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劉炯天在致辭中感謝中國法學會對鄭州大學的信任與肯定,也感謝中國法學會長期以來對鄭州大學法學院的支持與鼓勵。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法學會常務副會長沈慶懷對來自全國各地立法領域的專家學者參會表示歡迎,希望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在發揮立法學研究“國家隊”作用的同時,對河南省地方立法工作繼續給予支持。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公樂表示,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為推動我國立法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希望與會的各位專家學者加強交流,為充分發揮地方立法在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中的重要作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王其江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立法工作和立法學研究面臨更多的任務和更高的要求。王其江代表中國法學會對研究會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充分汲取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寶貴歷史經驗,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二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做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始終保持立法學研究正確的政治方向;三要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問題導向和成果轉化,不斷提升研究會服務法治建設和立法實踐的能力。希望立法學研究會以換屆為契機,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會員大會暨主題報告環節由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馮玉軍主持。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會長許安標作第二屆理事會工作報告時指出,五年來,立法學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始終秉承立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念,堅持穩中求進、開拓創新,緊密團結全國立法理論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深入開展學術研討、認真組織課題攻關、積極參與立法實踐、全力投身法治宣傳,發揮立法學研究的國家隊和學術智庫作用,努力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立法工作,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發揮獨特優勢、作出應有貢獻。
此次換屆工作,主要把握突出政治性、強化權威性、體現代表性、保持延續性、嚴格控制負責人規模五項原則。在經過嚴格的監票、計票程序后,會議選舉產生第三屆立法學研究會理事會,理事會會議選舉產生常務理事會和負責人。許安標當選為新一屆立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馮玉軍當選為常務副會長,丁祖年等14人當選為副會長,馮玉軍兼任秘書長。
會議設置了“習近平法治思想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立法的理論與實踐”“科技立法”“地方立法”“重點立法”“青年論壇”五個分論壇,135位專家學者以及立法實務部門代表作了發言。
在大會主題發言環節,研究會顧問、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朱景文,研究會顧問、原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孫潮,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人大法制委主任丁祖年,研究會顧問、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沈國明,研究會常務理事、河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王新民等五位資深專家發言。此外,會議設置了“習近平法治思想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立法的理論與實踐”“科技立法”“地方立法”“重點立法”“青年論壇”等五個分論壇,100多位專家學者和實務立法部門的代表發言研討。(供稿: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

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開放觀光
科技點亮“敬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