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劉軍(中國國際關系學會副會長,華東師范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近日,俄烏沖突引發全球關注。俄烏同屬斯拉夫民族,緣何兵戎相見,背后有一系列深層次的動因。
俄烏沖突是2014年烏克蘭危機以來俄烏雙邊關系矛盾發展并惡化的集中體現。2014年烏克蘭危機開啟了俄羅斯與烏克蘭雙邊關系惡化的進程,尤其是克里米亞全民公投并入俄羅斯之后使得兩國關系長期處于敵對狀態,再加上烏東地區的分離傾向以及俄羅斯對烏東兩個“共和國”的支持,加深了俄烏邊境軍事對抗局面,這些都是今日俄烏沖突爆發的前奏與預演。俄烏矛盾的核心在于:第一,烏克蘭的北約成員國地位問題。第二,克里米亞的領土糾紛及烏東地區的獨立問題。第三,俄羅斯的安全訴求問題。烏克蘭從第二任總統庫奇馬時期就開始尋求加入北約,目前,加入北約已寫入烏克蘭憲法,烏克蘭認為只有加入北約才能保障國家主權,才能防止俄羅斯的威脅。烏克蘭積極要求加入北約遭到了俄羅斯的強烈反對,雙方之間東擴與反東擴的博弈成為矛盾的焦點問題。對于俄羅斯來說,烏克蘭作為蘇聯地區有重要地緣戰略意義的國家,加入北約將是對俄羅斯直接的安全威脅。面對冷戰后北約的不斷東擴,俄羅斯希望在其西部邊界把持足夠的戰略緩沖地帶,因而,俄羅斯是無論如何不會同意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此外,克里米亞問題始終是橫梗在俄烏兩國之間的一大難題,烏克蘭也始終沒有放棄對克里米亞的領土訴求,也強烈反對烏東兩個“共和國”的獨立,俄羅斯則擔心烏克蘭加入北約后會利用北約的集體防御力量試圖收回克里米亞,加大對烏東地區的進攻力度,因而先發制人,首先承認烏東兩個“共和國”的獨立,再實施特別軍事行動逼迫烏克蘭,以戰逼降,以戰促和,從而實現自身的戰略目的。
美國及北約在俄烏沖突爆發過程中應負難以推卸的責任,這場沖突也是美國及北約長期擠壓俄羅斯安全空間的必然結果。從外部來看,俄烏沖突的爆發也是美國及北約推波助瀾、長期推行削俄弱俄的結果,反映了俄羅斯與美國及北約之間長期的歷史積怨。冷戰結束以來的三十年,除了短暫的蜜月期外,俄美關系基本上是在不斷對抗的背景下發展。烏克蘭危機后,俄美關系更是走向一個螺旋上升的敵對狀態,雙方之間政治上詆毀,外交上驅逐,經濟上制裁,軍事上對抗,制裁與反制裁,遏制與反遏制,威懾與反威懾是俄美關系發展的常態。在俄美大國競爭與對抗框架下,烏克蘭就是美西方對抗俄羅斯的一枚棋子,美國及北約大量的軍事援助、經濟援助,包括進攻性武器都進入烏克蘭。北約跟隨美國的削俄弱俄政策,對俄進行軍事威懾與前沿對抗,極大地威脅俄羅斯的安全利益。總體來看,美國及北約在俄烏沖突爆發中的負面角色體現在:第一,刺激俄羅斯敏感的安全神經。第二,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第三,人為推動緊張局勢升級,間接推動沖突爆發。俄羅斯是一個對安全問題格外敏感的國家,從歷史上看,地處東歐大平原使得無論是東方游牧民族還是西方殖民者都可以長驅直入,從彼得大帝以來就開始追求出海口,開疆拓土,并造就了俄國廣袤的空間。然而身處這一廣袤的空間又會滋生不安全感,進而再度驅使俄國去尋找更大的空間,因而,俄國人的不安全感是與生俱來的。冷戰結束后,俄羅斯普遍認為西方有過關于北約不向東擴大的承諾,然而,北約連續進行了五輪擴大,11個中東歐及前蘇聯國家相繼加入北約,軍事前沿部署不斷逼近俄羅斯,極大地刺激俄羅斯的緊張神經。拜登上臺以來,重新整合跨大西洋同盟,通過北約集體來抗衡俄羅斯,通過系列軍事演習進行前沿對抗,戰爭威脅與陰影始終存在。此外,美國及北約還利用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急切愿望來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戰爭爆發前,大量的軍事裝備、進攻性武器進入烏克蘭,同時還在歐洲東部北約成員國境內直接部署軍事力量,還蓄意制造戰爭謠言,人為提升緊張局勢,間接推動戰爭爆發。
俄烏沖突的爆發不僅對歐洲安全結構與歐亞地緣政治有深刻的影響,也將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俄烏沖突將帶來歐洲安全格局與結構的根本性改變,使得歐亞地區地緣政治走向冷戰的回歸。冷戰結束后,歐洲安全結構在基于美國控制歐洲安全事務基礎上的一個新問題就是如何保證俄羅斯的安全訴求?從蘇聯晚期開始倡導的歐洲共同家園,從大西洋到烏拉爾的歐洲顯然只是一種烏托邦的幻想,俄羅斯不僅不可能融入原有的歐洲安全體系,反而逐漸被排除在外,也即,在俄羅斯看來,歐洲的安全是分割的,美國及北約的安全是建立在俄羅斯的不安全基礎之上,俄羅斯的安全關切長期得不到重視。因此,俄烏沖突就是俄羅斯與美國、北約安全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總爆發,標志著歐亞地緣政治重新走向冷戰的回歸。俄烏沖突的爆發也將給全球地緣政治帶來深刻的影響,其中俄美關系將發生自冷戰結束以來最本質性的變化,俄美之間原有的對話機制全部停止,美國對俄羅斯前所未有的制裁,包括將俄羅斯踢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以及對普京總統個人的制裁將使得俄美關系長期陷入相互敵對狀態,俄羅斯與美國及西方的對抗將極大影響國際政治原有的和平與發展的政治生態,世界政治經濟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開放觀光
科技點亮“敬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