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肖陸軍(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重慶師范大學分中心)
弘揚革命文化是構筑中國革命精神、中國革命價值、中國革命力量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強勁,各種文化思潮的激蕩競爭更趨激烈,弘揚革命文化的任務無上光榮又無比艱巨。為此,新時代弘揚革命文化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堅持黨對革命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革命文化工作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獲得了豐富的革命文化滋養。近十年我國革命文化面貌發生的歷史巨變表明,黨的領導是我們做好新時代革命文化工作的優勢所在、關鍵所在、根本所在。堅持黨對革命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為我們在多元社會思潮碰撞激蕩的復雜形勢中推進革命文化自立自強自信,匯聚起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立足新時代新征程,繼續弘揚革命文化,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文化領導等落實到革命文化工作各環節各方面。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革命文化發展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革命文化發展思想是我國革命文化發展的根本立場。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領導人民群眾所做的一切革命文化工作,歸根到底都是為了讓人民群眾過上信仰更堅定、意志更堅強、精神更富裕的美好精神生活。始終堅持革命文化發展依靠人民、革命文化發展為了人民、革命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民精神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創作和傳播更多昂揚向上的革命文化作品,更好地展示革命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引領力。
堅持正確的革命文化工作策略和方法。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推進革命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上下互動、左右聯動、系統推進,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相結合等系列工作策略和科學方法,進一步完善了革命文化治理體系,明顯提升了革命文化治理能力,為我們做好新時代新征程的革命文化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統籌不同時期革命文化的精神內涵。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從浴血奮戰開展新民主主義革命到自力更生開展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從循序漸進實行改革開放到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這些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都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都是為了讓人民群眾過上更有尊嚴的生活。邁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英勇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創立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凝結出堅定理想、愛國救國、不怕犧牲、敢于斗爭的精神標識。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立足國情開展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創立了大慶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革命精神,凝結出熱愛祖國、服務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標識。在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提煉和創立了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革命精神,凝結出人民至上、攻堅克難、善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標識。
統籌革命文化事業和革命文化產業發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黨的二十大報告都明確指出,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新時代革命文化發展要充分發揮政府機制和市場機制的積極作用,在堅持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統籌采取事業化和產業化兩種機制推進。對于革命文化事業,要繼續采取“政府為主、市場為輔”的方式推進,確保革命文化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于革命文化產業,要探索“市場為主、政府為輔”的方式推進,尊重革命文化產業的基本規律,政府有效發揮指導、激勵和監督作用,在確保革命文化產業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前提下,積極推動革命文化產業做精做大、做強做優。
統籌革命精神文化、革命制度文化、革命物質文化和革命實踐文化發展。革命精神文化、革命制度文化、革命物質文化和革命實踐文化是革命文化的四個層面,它們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補充。我們要系統推進各個層面革命文化的融合發展,在革命精神文化建設方面,我們要注重繼續整理、挖掘和豐富革命精神文化內涵,豐富黨的革命精神譜系,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加強勁的精神動力;在革命制度文化建設方面,要建立健全革命文化治理的領導機制、調研機制、規劃機制、法治機制、宣傳機制、交流機制、評估機制、激勵機制、監督機制和問責機制等,確保革命文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在革命物質文化建設方面,要加強對革命遺址的保護和修繕,加強對革命展館的維護和改造,健全革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在革命實踐文化建設方面,要持續開展革命傳統教育、革命實踐鍛煉、革命文化傳播,推動紅色資源充分利用、紅色精神薪火相傳、紅色江山代代相傳。
統籌革命文化傳承和革命文化創新工作。革命文化的發展離不開革命文化的創造性傳承和創新性發展。一方面,我們必須加快推進革命文化的創造性傳承,確立尊重革命歷史的正確態度,繼續整理和挖掘革命歷史資料,保護和修繕革命遺址,定期開展革命紀念活動,加強大中小學一體化革命傳統教育,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推動革命文化的創新性發展,以革命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革命文化融入黨的建設,依托干部培訓弘揚革命文化,借助融媒體傳播革命文化,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