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李欣遙(內江師范學院張大千美術學院)
2022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到“十四五”時期末,要基本建成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立體覆蓋的文化服務供給體系,實現文化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意見》給作為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重要組成部分的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提供了重要契機和政策支持。那么,藝術數字化資源庫應當如何建設?本文試圖就其價值、前提、要點和保障進行概略分析。
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的價值
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下的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的價值至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可以深度促進藝術與科技融合。通過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運用5G、VR、AR、全息、區塊鏈等數字技術,通過圖像、文字、音頻、視頻等多種形態,可以具象化、立體化、全樣態展示藝術作品,使藝術不再是靜態存在,而是成為可觀、可感、可觸的動態藝術。在數字和互聯網技術加持下的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可以使傳統藝術的呈現樣態更加鮮活時尚和接地氣,大大增強傳統藝術的傳播力、吸引力、感染力。通過藝術數字化資源庫的強大傳播能力,將藝術精神根植于廣大人民。
二是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為實現藝術與普通人、與日常生活的有效連接提供場域,促進藝術的廣泛傳播。雖然傳統藝術時代就已經存在藝術的復制和傳播,但是數字化時代藝術品的復制能力、規模、質量等遠遠超出傳統藝術時代,通過對相應的觀賞群體、感知方式、與生活場景的連接等方面的重塑,藝術與公眾日常生活的連接也更加緊密。我們國家經過近些年的藝術數字化實踐,已經形成了一些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藝術數字化資源庫,例如“數字敦煌”數據庫。通過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公眾更易通過遠程訪問觸達千里之外的藝術資源,無疑使藝術的傳播更加廣泛和深入,從而產生廣泛的公共文化價值。
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的前提
建設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并非平地起高樓,而是要建立在一定前提基礎上。這個前提就是藝術品資源的系統化和藝術數據資源的系統化。首先,藝術品資源的系統化是藝術數字化的前提,只有存在系統化的藝術品資源,我們才能運用技術將其數字化。如果僅僅是對單個的藝術品或者少量的藝術品的數字化,只會形成一個個數據孤島,無法實現藝術資源為更廣大的民眾所共享,當然也無法產生廣泛的公共文化價值。因此,我們不能狹義地理解藝術數字化,它一定是在系統化基礎上的數字化。而藝術資源系統化就需要我們在構建藝術數字化資源庫之前對相關藝術資源進行詳細的調查、收集、梳理等,弄清藝術資源底數。
其次,不能把數字化時代的資源概念窄化、離散化,要重視數據效用的最大化。對于在藝術品數字化過程中形成的數據資源,也存在系統化的收集、保存、應用、分享等問題。這些數據本身也可以反映相關藝術領域的發展狀況,我們需要對其系統化,才能最大化發揮其效用。簡言之,藝術品資源系統化和藝術數據資源系統化,是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的前提。
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的要點
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下藝術資源數據庫的具體建設,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要加強歷史文化基因的嵌入。傳統藝術中蘊含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要加強歷史文化基因的嵌入和結合,用科技講述中國藝術,讓數字化的藝術成為弘揚傳統文化的載體。
二是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要根據不同藝術的特點綜合運用多種數字技術。要根據不同藝術的特點與實際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數字化手段和展陳途徑,實現從線下到線上、從技術到觀念、從圖片到審美的交互轉換,進而全方位、多模態、沉浸式展示藝術發展脈絡及其人文精神內涵。
三是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要注重專業性。藝術品的梳理、解讀與鑒賞是專業化的行為,需要嚴謹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作為支撐,因此,在藝術數字化過程中還應當注意其專業性問題,避免出現解說、解釋錯誤等問題。
四是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要注重交互體驗下的公眾參與。藝術數字化資源庫應當通過沉浸式體驗與互動式觀賞促進公眾參與,觀眾在與藝術品的交互中,不僅可以實現藝術品的動態呈現,而且也可以通過算法經由數字化的藝術圖像喚起觀眾的自我審視,從而實現對藝術價值的內在體認。
五是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要形成行業標準。如果缺乏頂層設計和行業標準,就會導致行業內的重復建設和信息孤島,既造成資源浪費,又無法有效傳播藝術文化。因此,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也要形成統一的行業性參考標準,以利于資源共享和文化傳播。
六是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要注重公眾可及性問題。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將藝術數字化資源庫的資源進行有效的轉化,使之成為一項公共的基礎設施,在人民群眾中得到應用和普及,使之真正成為人民群眾日常的精神食糧。因此,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要注重公眾可及性問題,使得資源庫能夠以比較便捷的方式為公眾所獲取和利用。
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的保障
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下的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還需要多方保障,才能順利推進。
首先,對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的政策支持。有了政策支持,建立相關數據庫便更易于得到相關部門的理解和配合。目前,在國家層面已經出臺了保障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的政策,但還有待地方政策的細化支持。
其次,對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的經濟支持。建設藝術數字化資源庫,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投入,如果僅靠組織者、建設者自行籌措,無疑是杯水車薪。因此,需要有多方的經濟支持,除了需要國家和地方財政撥款專屬資金支持之外,還可以建立多元化的資金籌措渠道,引導社會資本支持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
最后,對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的人才培養。藝術數字化資源庫的建設,需要經歷采集、整理、錄入、存儲、使用、維護、分享等諸多環節,而每一環節專業與否、質量如何,直接關乎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的專業化程度。因此,需要培養一批既懂藝術專業又精通現代化數字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投身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建設。
(本文系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川渝兩地摩崖石刻藝術圖像化數據庫建設”(SC19B047)階段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