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光明網訊(記者 劉夢甜)12月16日,由浙江省僑辦、浙江外國語學院主辦,浙江省華僑華人研究會、浙江外國語學院華僑學院、中文學院和杭州市西湖區僑辦共同承辦的浙江省第三屆華僑華人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杭州舉行。來自海內外華僑華人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僑務工作者、僑領僑商代表等近70人參加了研討會。浙江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僑辦主任姜景峰,浙江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曹仁清,杭州市西湖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柴聞樂等應邀出席。

姜景峰在開幕式上致辭。他強調,“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浙江大地發生了全方位、系統性、深層次精彩蝶變。這其中,離不開浙江籍僑胞一直以來根系故土、情系桑梓的愛鄉情懷。浙江是全國著名僑鄉和重點新僑大省,廣大浙籍僑胞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推動者和實踐者,已經成為推動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獨特優勢和重要力量。他指出,要結合浙江僑情,加強涉僑理論研究。及時總結浙江僑務工作經驗做法,形成富有浙江僑情特色的理論研究成果,不斷開創新形勢下僑務工作新局面;要結合浙江僑需,提升為僑服務能力。切實加強同僑團僑胞的聯系與調查研究,關注僑胞的困難與需求,為他們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保駕護航;要結合浙江發展,擴大國際傳播。把握浙江在新時代的新定位、新使命和新要求,結合廣大浙江籍僑胞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促進浙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生動實踐和豐富案例,講好精彩的“一帶一路”浙江故事。
浙江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曹仁清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浙江外國語學院緊緊圍繞國家和浙江發展大局,著眼發揮和強化自身特色優勢,提出了“三地四域”戰略目標。學校成立華僑學院,立足浙江僑鄉,發揮學校外語特色與優勢,廣泛凝聚僑心僑力僑智,服務僑情僑需。學校將一如既往扛牢做好新時代僑務工作的使命擔當,廣泛凝聚僑心僑力僑智,為發揮華僑華人在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重要作用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理論貢獻。
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張春旺教授在致辭時表示,要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把握黨和國家大局需要,從僑情變化實際出發,推動浙江建設好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和先行地。
西湖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柴聞樂在致辭中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廣大浙江兒女堅守初心、攜手并進,助力“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蓬勃發展,在新絲路上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信心與浙江風采。西湖區將進一步發揮區內優勢、增強使命擔當,在拓展海外聯絡聯誼、為僑服務等方面走深走實。

研討會上,長江學者、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龍登高教授,廈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李明歡教授,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胡志勇,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綺敏分別作了題為《“一帶一路”華商:疫情后的考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域中的華僑精神》《南亞華人分布與聚居研究》《匯聚傳播之力,共同講好“一帶一路”故事》的主旨報告,圍繞海外華商、僑鄉發展、南亞僑情、海外傳播等方面作了精彩發言。
隨后,來自國內外華僑華人研究領域的學者、僑商代表等圍繞新形勢下華僑華人與“一帶一路”建設、華僑華人與海外僑務工作、華僑華人與華文教育工作以及華僑華人與海外傳播工作等主題作了深入交流與探討,并就進一步做好僑務工作和僑情僑需研究建言獻策。
閉幕式上,浙江省華僑華人研究會執行副秘書長、學院黨總支書記盛玲作會議總結。他指出,近年來,僑情僑需研究影響力不斷擴大,要鼓舞更多的僑商代表、更多的年輕學者、更多的基層僑務干部參與到華僑華人研究中來,擴大華僑華人研究的海內外影響力。

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開放觀光
科技點亮“敬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