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段陽(昆明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肖功哲(昆明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云南經濟要發展,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云南具有得天獨厚的口岸優勢,擴大開放、壯大口岸經濟,是云南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云南進一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由于口岸地區的門戶作用,在發展中往往會成為經貿往來、文化交融的樞紐,因此發展潛力巨大。2021年,海關總署發布了《國家“十四五”口岸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在《規劃》中明確提到,口岸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門戶,是對外交往和經貿合作的橋梁,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口岸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磨憨是位于我國南方的邊塞小鎮,但它的地理位置卻十分重要,是我國通向東南亞國家最便捷的陸路通道之一。2022年5月,昆明正式托管磨憨。這樣重大的變化不僅讓磨憨的發展邁上了新臺階,成為產業投資、商業貿易、旅游觀光的新熱點,也為云南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更極大彌補了昆明作為省會城市雖有產業但缺少口岸的短板。通過這一重大決策,兩地可以做到產業聯動、協調發展。
以“口岸經濟”推動地區全面均衡發展,助力云南省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云南的口岸資源極其豐富,分布特點顯著。省內有21個對外開放口岸,位居全國第四。在區域發展中,口岸經濟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推動云南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充分發揮云南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并將其進一步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對于實現云南“3815”戰略發展目標具有重大意義。深入推進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建設,與周邊國家共同推進交通設施標準化、統一化,以交通促相通,以相通促聯通;推動口岸與所在城市、村鎮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共建共享;大力推進水電路氣網以及物流等配套設施建設,完善口岸綜合服務功能,為口岸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可靠保障;提升口岸地區公共服務水平,結合綠美云南建設,加強人居環境整治,打造繁榮活躍的宜業宜游環境,全面提升口岸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通過基礎設施的更新迭代,增強口岸城市和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對口岸經濟發展的驅動力,促進岸地融合發展,為口岸經濟持續發力打下堅實基礎。
以口岸發展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云南省現代化建設注入新動能
做大做強口岸經濟,可以為云南的未來發展注入新活力。放眼長遠,發展口岸經濟也是推動云南省實現大跨越的重要支撐。相比其他省份的陸地口岸,磨憨口岸緊鄰東南亞。東南亞地區自然資源和人口資源豐富,在全球經濟形勢趨緊的大環境下,東盟中的五個成員國(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的GDP仍持續穩健增長。據分析預測,東南亞在未來十年內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明星區域,這是有著強大經濟活力和廣闊市場空間的新“藍海”。“口岸經濟”發展要將國家政策和區位優勢充分結合,系統規劃,不斷優化頂層設計,打造高水平的工業園區、經濟合作區,進一步提升口岸地區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力;提高口岸對內合作和對外開放水平,拓展口岸經濟的發展空間;借助自貿試驗區、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邊(跨)境經濟合作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加強與發達地區的聯系;為國內其他省市與東南亞國家的交流往來搭建全方位服務平臺,全面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促進口岸經濟更快更好發展;同時加大口岸經濟發展機制的改革創新力度,激發經濟內在活力。
加快要素資源共享,推動口岸綜合功能新升級。在提升磨憨口岸現代化水平的過程中,要協同推進“三篇文章”,即園區經濟、“口岸經濟”和資源經濟的發展。這三者之間緊密相連,其中園區經濟是“點”,“口岸經濟”是“線”,資源經濟是“面”。應充分利用口岸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打造口岸經濟帶,發展“口岸+”,延伸口岸產業鏈,促進口岸經濟從“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的轉型。此外,應不斷推動口岸擴能增效,提升通關效率,最大限度開發口岸的人口、商貿等優勢,不斷拓寬口岸經濟的發展道路,讓其成為云南深度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支點。到2035年,云南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建立,便捷暢通的國際大通道基本建成,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全面建成,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凸顯。
乘著“口岸經濟”的發展東風,云南將奮力趕超,三年上臺階、八年大發展、十五年大跨越,以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推進云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繪就一幅綠色、繁榮、美麗的云南現代化新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