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郭貝貝(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基地研究員)
2023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統部署了2024年經濟工作,明確提出“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總體要求。目前,我國經濟回升向好趨勢明顯,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但也面臨著來自國內外形勢變化的一些困難與挑戰,需要以自身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不斷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注意把握和處理好速度與質量、宏觀數據與微觀感受、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發展與安全的關系”。
把握和處理好速度與質量的關系
理論上來看,質量和速度是發展的一體兩面,互為依托、辯證統一于發展的全過程。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高質量發展是有合理速度要求的,沒有合理的速度就難以順利實現黨的二十大所確定的發展目標,也難以順利實現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的發展態勢。長期來看,推動高質量發展要適應發展階段的遞進,化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使質量和速度保持在動態平衡之中,實現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躍升。短期來看,推動高質量發展也要適應發展形勢的變化,克服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的困難與挑戰,以“速度”保障“穩”的主基調,以“質量”實現“進”的大方向。因此,必須要注意把握和處理好速度與質量的關系,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把握和處理好宏觀數據與微觀感受的關系
宏觀數據與微觀感受分別是從總量與結構兩個維度來反映經濟狀況。一般來說,微觀數據是個體性指標,千差萬別且有升也有降;而宏觀數據是綜合性指標,通過微觀數據的對沖加總得到,具有平滑波動的特征。
當前,我國呈現宏觀數據好轉與微觀一定程度上感受低迷并存的“溫差”現象。這一“溫差”現象,與宏觀數據的綜合性平滑和微觀個體的局限性感受是有關的,但深層原因是經濟仍處于疫后曲折式的結構性而非全面性恢復過程,表明我國經濟仍存在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亟需解決。從金融層面來看,宏觀“寬貨幣”向微觀“寬信用”轉化過程中存在梗阻,大量M2流動性堆積在金融體系之內“空轉”。從消費層面來看,2023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的經濟貢獻率高達83.2%,與6億之眾低收入群體的弱消費能力形成反差,其收入基本用以滿足生存性的剛需消費。若對這一“溫差”現象放任不管,必然會加劇微觀主體信心不振、預期不足的悲觀情緒,將對經濟恢復形成拖累。因此,必須要注意把握和處理好宏觀數據與微觀感受的關系,在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的同時,積極落實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政策,促進微觀主體形成穩定的政策預期。特別是要強化政策統籌,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等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
把握和處理好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的關系
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相輔相成,既是手段與目標的關系,也構成相互牽動、互為條件的經濟循環。換言之,經濟發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前提,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
把握和處理好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關系,關鍵是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開放的40多年,我國在“高速增長”中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需要在高質量發展之中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一步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因此,必須要注意把握和處理好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的關系,在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之中,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貫徹落實好本次會議所提出的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以及發展銀發經濟等政策發力點,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握和處理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與基礎,發展是安全的保障與途徑。隨著我國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的現代化強國建設全面推進,亟需構建以高水平的新安全格局保障高質量的新發展格局,從而防范和應對可能影響現代化進程的系統性風險。
從國內來看,我國經濟仍處于“三期疊加”階段,疫后“三重壓力”仍較大,既需要維護改革開放的穩定大局,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也需要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重點領域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更需要重點抓好安全生產、防范自然災害等工作,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安全問題。從國際來看,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不斷上升,既需要保障糧食、能源等重要戰略性資源的供給安全;也需要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水平,尤其是強化科技自立自強,著力破解“卡脖子”問題;更需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不斷提升國際地位與治理能力。因此,必須要注意把握和處理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加快構建高質量的新發展格局;同時,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快構建高水平的新安全格局。
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接下來,我們要增強信心和底氣,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胸懷“國之大者”,主動擔當作為,加強協同配合,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以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和成效,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