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劉向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是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推動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標準強國建設的關鍵支撐。加快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迫切要求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尤其要發揮“鏈主”企業的牽引帶動作用,著力補齊短板、拉長長板、鍛造新板,通過“以大帶小、以小托大”,優化供需對接,培育壯大一批優質產業集群,打造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品牌,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
以標準引領培育具有牽引帶動能力的“鏈主”企業。通過實施標準提升行動,以高標準要求倒逼企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培育一批掌握技術領先性和產品話語權的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引導產業鏈供應鏈強鏈補鏈延鏈的“鏈主”企業。切實發揮“鏈主”企業的資源配置能力和標準引領作用,通過政策引領、機制建設、平臺打造等賦能上下游企業,帶動共建創新聯合體,共育新技術新產品孵化場所;通過資源整合與協同攻關,支持更多中小企業融入龍頭企業供應鏈。加快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良性生態,帶動產業鏈供應鏈價值能級提升,培育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形成大型企業頂天立地、中型企業承天啟地、小型企業鋪天蓋地的鏈式協同發展新格局。
以質量支撐產業鏈供應鏈國際競爭力提升。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不單單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還要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力,即把質量第一的理念貫穿產業鏈各環節和供應鏈各流程之中。綜合運用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質量工具,系統推進質量強企強鏈,發揮好大國工匠精神,啟動一批質量強鏈標志性項目,引導大中小企業協同做出精品,唱響中國制造和中國品牌,推動產業鏈上下游質量協同共進、聯動提升、聚合發展。
以利益共享驅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共贏。“鏈主”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中往往更具有話語權,但要保持整個產業鏈供應鏈持久的競爭力,就需要探索構建更加穩固高效的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機制。通過大企業“發榜”“發單”“發包”、中小企業“揭榜”“接單”“接包”等多種方式,加強產品、服務和技術供需對接,增強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的利益黏結,培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平臺和研制基地,協同解決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配套難題,努力營造“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有水大河滿”的良好發展局面。
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優化升級。當前,我們集中精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就要構建全生命周期的產業鏈供應鏈創新生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全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質量和效益。充分發揮好“鏈主”企業在自主創新和產學研用融合領域的綜合優勢,引導大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品牌、設計研發能力、儀器設備、試驗場地等各類創新資源要素;支持龍頭企業通過生態構建、基地培育、內部孵化、賦能帶動、數據聯通等方式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推動產業上下游協同研發創新和提質升級,包括聯合攻關“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激發涌現一批協同配套能力突出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解決好中小企業創新動力不足和支撐不夠的難題,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整體高端化躍升,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以終端需求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響應。當今世界,市場是最稀缺的資源。稀缺的市場需求牽引著供給發展,決定產業興衰更替。當前,國內外市場需求急劇變化,響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單個企業是很難始終走在市場曲線前面的,需聯動上下游企業共同應對,通過相互配套的訂單需求驅動供應鏈上下游的協同響應。作為“鏈主”的大企業往往扮演著訂單分發器的作用,應積極引導“鏈主”企業作為產業集群配套的聚合劑和助推器,特別是發揮集合終端需求的電商或跨境電商平臺企業的作用,通過發布配套采購需求引導上下游精準強鏈補鏈延鏈,形成市場導向的供應鏈聯盟和產業配套基地,以高性價比贏得市場,并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
以數智化轉型帶動全產業鏈供應鏈降本增效。數智化是大中小企業融通的紐帶,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要以數智賦能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和運營效率,確保以極具性價比的優勢向客戶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在數字化轉型中,中小企業往往面臨“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的難題,需要轉型的先行者分享經驗、協助帶動,有必要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開發一批低成本產業鏈供應鏈協同解決方案和應用場景,帶動中小企業協同開展技術改造升級,增強整個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實現全鏈條降本增效的目的。
以綠色化改造推動全產業鏈供應鏈節能減碳。實踐表明,“鏈主”或龍頭企業往往在創新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理念方面走在前列,尤其在清潔生產、低碳改造、碳足跡核算等方面擁有經驗做法和最佳實踐。通過優化采購標準、加強節能減排技術支持等措施,向上下游企業傳遞低碳發展理念,乃至提供綠色化改造解決方案,從而引導帶動全產業鏈的節能減碳行動,助力中小企業構建產品或服務的碳足跡管理體系,為應對海外市場的環境壁壘做好充足準備。
以國際化出海推動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為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空間,已有企業開啟國際化的發展道路,通過貿易、投資、產業合作等各種方式拓展海外市場。但出海面臨的風險挑戰日益增多,單個企業抗風險能力偏弱,很多時候需要產業鏈供應鏈上下齊心抱團出海。通常,“鏈主”企業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可以打造產業鏈供應鏈上下聯動的海外服務體系,組織開展優勢產業鏈供應鏈和中國品牌集體出海,共同開展合規經營,參與標準制定,提高產業鏈供應鏈企業跨國經營能力和水平,提高關鍵資源的保障能力,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穩定。
綜上,推動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是開展產業鏈供應鏈競爭的必由之路,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關鍵之舉,需要發揮“鏈主”企業的“頭雁”帶動作用,開展協同創新,擴大市場規模,拓展上下游企業發展空間和獲利能力,增強整個產業鏈供應鏈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力,增強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在全球價值鏈體系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