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8月25日,由新興經濟體研究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主辦,廣州工商學院、廣東省新興經濟體研究會承辦的2024金磚國家智庫研討會在廣州工商學院舉行。國內外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3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新興經濟體研究會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中外比較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徐秀軍主持開幕式。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大學特聘教授江時學及廣州工商學院董事長、新質生產力與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教授吳衛潔致辭。
徐秀軍主持“新質生產力與金磚國家供應鏈韌性”的研討環節。茨瓦恩科技大學創新經濟研究所教授Rasigan Maharajh,廣州工商學院商學院院長、教授林波,南京農業大學財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林樂芬作主旨報告。Rasigan Maharajh主要探討了可持續發展、行星邊界以及南非公正轉型的挑戰。他提出深化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全球合作的四大措施:一是促進包容、可持續和就業豐富的經濟;二是確保社會公平;三是管理流程的優化;四是為公正轉型提供資金。林波以新質生產力與供應鏈韌性為切入點,深入探索現代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明確技術創新推動供應鏈韌性、智能化提升供應鏈韌性、產業協同增強供應鏈適應性、綠色生產促進供應鏈可持續發展,同時分享了團隊在供應鏈韌性對于港航業影響的實證研究并創新性地提出了新興經濟體的進一步思考。林樂芬以“中國新質生產力發展助推金磚國家產業鏈合作共贏”為題,分享了中國在新技術突破,綠色技術推廣,數字經濟興起等方面對金磚國家產業鏈合作的影響和促進作用,也強調了金磚國家經濟互補性是產業鏈合作提供的基礎。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德學、廣東工業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景睿進行點評。
研討會第二個環節聚焦于新質生產力與金磚國家深化能源和糧食合作,由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副會長、廣州工商學院新質生產力與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教授蔡春林主持。巴西圣保羅大學經濟與政治科學系教授Marcos Cordeiro Pires,新興經濟體研究會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中外比較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徐秀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副院長、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藍慶新以及廣州工商學院工學院副教授張永雄發表演講。蔡春林指出,針對糧食合作,金磚國家應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加強種植業科技合作,共同研發和推廣高產、抗逆、優質的糧食品種,支持企業在對方國家建立糧食加工基地,加強物流合作,構建高效糧食物流網絡。Marcos Cordeiro Pires聚焦于能源和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以及巴西第二增長加速計劃和全球消除饑餓和貧困聯盟在G20上創造的機遇。他提出中國公司在巴西的石油、能源、電信、工業和運輸領域進行投資將有助于該地區經濟增長和就業創造。徐秀軍聚焦于大金磚合作框架下的能源創新合作,提出金磚國家要加強創新戰略對接和政策溝通,為能源合作奠定堅實基礎;加強金磚國家之間的綠色能源合作,促進各自可再生能源目標的實現;加強金磚國家綠色制造合作,打造金磚國家現代化制造模式;加強金磚國家綠色金融合作,參與構建綠色金融標準體系。藍慶新主要討論了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面臨的挑戰及化解路徑,包括擴容后協調成本增加,共識達成難度上升,成員國對金磚的重視和投入程度可能削弱等挑戰。同時提出了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統籌,凝聚金磚共識,加強權力協調與分享等化解路徑,以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全球南方利益共同體。張永雄在決策層、應用層、傳輸層和感知層等角度深度剖析了新質生產力賦能中國農業,并通過三個案例明晰了新質生產力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廣東財經大學廣東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教授黃曉鳳,佛山大學經貿學院副院長、教授謝長青進行點評。
研討會第三個環節討論了新質生產力與金磚國家新型結算機制的建設,由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編審張支南主持。莫斯科國立國際關系學院教授Irina Yarygin、印度德里大學副教授Rajiv Ranjan、巴西EDITARES國際出版社編輯Marcos De Paiva、北京師范大學金磚國家合作中心主任王磊進行了深入探討。Irina Yarygina分享了關于金磚國家在增強生產力方面面臨的問題與挑戰的研究,他指出,金磚國家致力于實現可持續經濟增長、金融安全及風險管理,并通過民主重組方法、政府間行政管理和法律支持以及公私合作來達成這些目標。Rajiv Ranjan分析了金磚國家在全球金融架構中的作用及其對全球南方的影響。他從金磚國家擴展、金磚國家金融機構及獨立信用評級機構的建立、金磚國家本地貨幣交易等方面分析了金磚國家金融架構的現狀及作用,并提出在金磚國家之間使用本地貨幣進行雙邊支付結算,以減少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并增加區域內的貿易需求。Marcos De Paiva分析了人民幣國際化的演變歷程,并強調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助力金磚國家共同友好合作。王磊提出金磚國家擴容的三個步驟,提出金磚國家合作面臨的制度挑戰,包括平衡靈活性和可持續性、堅守金磚國家合作的基本原則以及機構內的合作等方面,還創新性地提出金磚國家合作的新使命。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副秘書長、廣州工商學院新質生產力與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教授陳萬靈及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熊啟泉進行點評。
活動最后,江時學、蔡春林對會議進行了總結。(廣州工商學院供稿)

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開放觀光
科技點亮“敬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