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周云云(福建理工大學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教學辦副主任)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對高校來說,可以通過加快產教融合發展、促進校企合作、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培養創新人才來實現高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有效對接。具體舉措可以包括建立高效的導師制管理體系,激勵企業導師積極參與學生指導和實踐活動,加強企業導師和高校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推動校企合作機制的不斷完善等。
高校企業導師制是現代企業對大學生進行業務指導、技能培訓、職業規劃的重要制度安排。高校通過將知識技能程度較高的資深成功企業家選聘和引入到高校學生培養過程中,以線上互動、企業實習實踐、面對面主題班會等形式為大學生提供行業知識、職業認知、職業道德與素養、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等方面的指導。高校企業導師制一般是高校和企業中有威望的個人合作,有時,高校也會直接和企業進行合作,委托企業遴選和推薦企業導師。
目前我國高校企業導師制具體推行過程中依然面臨著諸多實施困境。
第一,對企業導師制的價值認識不充分,重視程度不夠。學校和企業雙方自身對導師制缺乏足夠、全面、客觀的思想認識,高級管理層的支持和參與度不夠。
第二,對企業導師制體系的流程規劃不健全,實施效率不高。與常規的校園導師制相比,企業導師制對實施過程的全程工作鏈條和監控測評缺乏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導師選配方案,高等教育學術人才培養體系和應用人才分類培養體系界限模糊、相對脫鉤。
第三,對企業導師制實施過程的文化與人際因素考慮不周全,最終效果欠佳。在一些實踐中,受訓學員沒有真正弄明白導師的正確角色,要么存在導師與學員關系松散的問題,見面機會寥寥無幾,或為任務走形式,要么稍一遇到困難就找導師求助,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導師的培養積極性。
第四,對企業導師制實施資源的整合力度不充分,導致力量耗散、結果欠佳。企業導師制面臨的挑戰通常來自“項目本身”與“參與人本身”兩個方面。一方面,存在內部導師資源匱乏、導師工具缺乏等現實狀況,另一方面,導師學員挑選標準混亂,或各部門標準不一,導師學員匹配原則混亂,分配不均,分配結果背離初心,造成一定的導師資源浪費和結果耗散。
為此,要針對性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明確核心理念,加強企業、企業導師和高校聯動。高校和企業要形成一個長期合作的聯動機制,讓高校、企業導師以及受訓學員充分認識到實施高校企業導師制對推動企業發展、員工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充分調動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高校要著力遴選企業導師,建立企業導師資源庫,動態注滿企業導師這個“蓄水池”。選聘企業導師時,要遵循自愿推薦、雙向選擇的基本原則,重點考慮企業人才需要、學員個人特點、導師興趣和特長等情況,力爭形成最佳搭配,提高導師和受培養學員之間的匹配度。
加強頂層設計,優化企業導師制的體系規劃。要從企業整體發展目標出發,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培養目標和工作計劃,明確企業導師與員工各自承擔的權利義務。要通過制度設定,將參與企業實踐活動內容納入高校人才培養相關課程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將企業導師資格認定同其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結合起來,將導師經歷作為職務晉升的必要條件,對導師開展培養活動形成內在驅動和外在激勵機制。同時,學校要支持引導企業深度參與職業學校、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以多種方式參與學校專業規劃、教材開發、教學設計、課程設置、實習實訓,促進企業需求融入人才培養環節。
重視企業文化,營造企業導師制的良好氛圍。一方面,要倡導在導師和受訓員工之間加強溝通,定期組織內部導師交流,建立共同認同的培訓指導目標。另一方面,要通過各種方式在企業內部營造不斷學習、樂于分享、尊崇導師、關愛員工、攜手共進的文化氛圍。企業也要將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高校企業導師制培養體系之內,加強實踐育人,踐行知行合一,提升學生動手實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注重資源整合,提升企業導師制的執行效力。導師制的培養實施需要憑借一定的資源和平臺才能順利執行和推行,公司要提供相應的支持系統和跟進系統,包括經費資源、人脈資源、技術資源、設備資源、場地資源等等,為推行高校導師制創造良好制度環境,提升高校企業導師制的執行效力。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一方面,要加強企業內部的導師培養力度,制定導師培養發展規劃,探索符合職業教育和應用型高校特點的教師資格標準和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辦法,對導師進行系統專業的培養技能培訓,提高導師的綜合實力和教學能力;另一方面,要善于跳出企業,以行業領域為著眼點開辟師資渠道,改革招聘辦法,開辟人才引進“綠色通道”,通過外聘借聘等方式聘用相應領域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擔任導師,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師資整體水平和師資供給能力。另外,還要依托大中型企業、高校和職業院校,建設一批適應我省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領域人才需求的“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
【本文系教改項目“企業班導師制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研究(2024JG031)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