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10月20日,“面向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成果轉化路徑與實踐”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國際金融論壇等機構的專家學者深入研討交流,就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科技成果高效轉化分享真知灼見。
本次研討會由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武創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共同舉辦。
武創院院長李錫玲做了題為“武創院科技成果轉化實踐”主旨報告,從高水平創新體系引領、高能級創新平臺支撐、全生命周期賦能、開放式創新合作等四個方面,介紹了武創院正式運行兩年多以來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探索實踐。她表示,在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加速向武漢和中部地區集聚的背景下,武創院不僅要爭當武漢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科創中心的“排頭兵”,同時要繼續提高站位,進一步擴大視野、提升輻射能級,更好地服務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探索科技成果轉化的新路徑、新模式。
圍繞“打造中部未來產業高地”主題,與會專家聚焦生命科學工具、新能源、具身智能、腦智健康、低空經濟等中部地區優勢及潛力產業領域,分享最新科技進展、探討產業化過程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圍繞“成果轉化與新型研發機構”主題,與會嘉賓分別就武創院模式的特點、探索意義與前景展望,新質生產力背景下科技成果轉化路徑,科技金融賦能中部高質量發展,謀劃開放創新重大平臺支撐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打造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增長極等做了報告分享。
與會嘉賓們認為,科技成果轉化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途徑。武創院在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難一公里”中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創新,未來要匯聚更多創新資源、聚焦產業領域共性需求、以“用”為導向更精準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在湖北武漢及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中貢獻更大力量。
武創院是武漢市人民政府舉辦的新型研發機構,于2022年4月正式啟動運行,致力于做好“政府不能做、高校院所不愿做、企業做不了,但科技創新又必須要做”的事,圍繞服務武漢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著力打造科技體制改革、創業投資、技術孵化與成果轉化、吸引與集聚人才、知識產權與生產性服務等五大平臺,加快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新型研發機構。(供稿: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

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開放觀光
科技點亮“敬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