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代艷麗(南華大學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兼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這一論述彰顯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兩彈一星”工程是社會主義建設初期黨領導科研人員開展獨立自主科學研究并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典范,“兩彈一星”精神則是首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精神。在邁向新征程的過程中,弘揚和傳承“兩彈一星”精神,深挖和延伸其科技自立自強思想的時代內涵,可以更好地發揮其育人價值。
“兩彈一星”工程:新中國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典范
“兩彈一星”工程是中國科技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新中國自力更生,實現高水平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創新的典范。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就深刻認識到,自主發展核科技,擁有自己的核力量才是保障國家安全的唯一出路。毛澤東強調:“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原子彈,沒有那個東西,人家就說你不算數!”故此,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毅然作出發展原子彈、導彈、人造地球衛星,突破國防尖端技術的戰略決策。蘇聯專家的撤離令中國核武器項目出現很大困難,不得不“當了褲子也要把這個原子彈氫彈導彈搞出來”。歷史經驗證明,關鍵技術不可外求,必須根除依賴思想。此后,我國科研工作者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突破重重難關,僅用10年左右的時間就創造了原子彈爆炸、導彈飛行和人造衛星上天的奇跡,為后來的科技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兩彈一星”精神:科技自立自強特質的凸顯
“兩彈一星”精神是中國人民面對困難時不屈不撓、勇于創新的精神風貌的體現,充分展現了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為基本內涵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重要精神力量。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是科技自立自強的精神基石。“熱愛祖國”體現了對祖國的深厚情感,以及國家利益至上、忠誠于祖國,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興衰緊密相連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無私奉獻”體現在價值選擇上,是永遠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個人利益服從于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利益,即使在艱苦的環境中工作,也能做到長期奮斗、不計名利。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推動科技自立自強的核心動力。“自力更生”體現了中國在科技領域實現自主創新和自立自強的堅定決心,體現在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上,是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基本底氣;“艱苦奮斗”展現了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即使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也毫不退縮地持續不懈地努力,是我國科技自立自強事業成功的重要保障。大力協同、勇于登攀是構建科技自立自強的科研生態。“大力協同”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決策、組織協調,是不同學科領域之間的資源、知識和技術共享,是不同學科領域的科研人員之間跨學科的緊密合作,更是一種尊重和鼓勵開放交流,促進知識共享的文化氛圍;“勇于登攀”體現的是中國科研工作者在面對重大科技挑戰時所展現出的敢于造夢、勇于追夢的堅定決心,是探索未知的勇氣,是追求卓越的價值、創新驅動的動力、持續學習的堅守、不畏風險的執著。“兩彈一星”精神的核心特質包括國家在核心技術領域追求獨立自主的堅定意志和堅實行動,是新時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教育的生動素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遵循科技創新的基本規律,彰顯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本質要求。
以“兩彈一星”精神為引領,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教育的深化與實踐
“兩彈一星”精神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其他精神共同構成中國精神的豐富內涵,它們在新時代背景下繼續激勵著廣大人民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與中國式現代化而努力奮斗。
強化黨的領導教育。在新中國的科技發展歷程中,“兩彈一星”工程不僅是國家實力的象征,更是黨的領導教育的生動實踐。這一偉大成就通過黨的統一領導和科學規劃,動員和整合全國資源而取得,凸顯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獨特治理智慧。“兩彈一星”精神深刻體現了黨的領導在決策中的科學性和前瞻性。《1956-1967十二年科學規劃》將原子能和平利用作為首要任務,展現“預先決策、取舍得當”的科學決策能力。同時,“兩彈一星”精神凸顯了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的強化。毛澤東的親自指導和周恩來作為“中共中央十五人專門委員會”主任的直接領導,確保了黨的決策和部署在各領域、各層級得到有效執行,并進一步鞏固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因此,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的步伐中,更加深刻領悟和牢固樹立“黨是領導一切的”,是非常重要的。
深化愛國情懷與創新意識教育。一個民族的繁榮昌盛,需要先進的核心價值觀來指引方向;一個國家的團結和諧,則依賴于共同的價值觀來匯集共識。如果說,“兩彈一星”的研制過程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科技發展史,那么,“兩彈一星”精神就是一部愛國奉獻、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的精神史詩。202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寄語廣大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因此,用“兩彈一星”精神深化愛國情懷和創新教育,讓廣大學生和青年樹立追求卓越、勇于登攀的科學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營造全社會支持科技創新的良好氛圍。首先要加強科普教育與公眾參與。做好統籌和規劃,大力開展科普活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增強全社會的創新意識。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開展科技創新成果的宣傳,普及科學知識,提升社會民眾對科技發展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其次要加強政策引導,鼓勵青年人才積極投身科研事業。要提供良好的科研環境和政策支持,吸引優秀青年人才從事科學研究;要設立專項基金和獎勵機制,鼓勵青年科學家勇于探索未知領域。最后,要構建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平臺。采取“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多元策略,積極參與全球科技合作,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中國科技成就,提升國家軟實力和影響力。
【本文系2022年度湖南省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專項研究課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整體性研究”(項目編號:2022YBM14)的階段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