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賈建鋒(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澎(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研究生)
新質生產力是驅動文體旅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它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通過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實體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在文體旅這一融合性極強的領域內,新質生產力的作用尤為凸顯,不僅能夠顯著提升文體旅產業的綜合競爭力,更能夠催化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鑒于此,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投入、優化生產資料的覆蓋面與利用效率、推動人才培養與交流顯得尤為重要。
加“數”賦能 助推文體旅產業融合發展
隨著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技術已難以滿足文體旅融合發展的新需求。新質生產力中的科技元素,在塑造品牌形象、推進服務智能化及構建智能平臺方面,為文體旅的高質量融合注入了強勁動力。
首先,科技革新了品牌傳播策略。大數據分析讓城市管理者精準洞悉游客需求與市場脈搏,進而制定靶向性品牌策略。結合VR、3D渲染和AI尖端技術,運用先進的建模軟件及全景拍攝技術,輔以高精度激光掃描儀,實現空間環境的精準建模,構建城市文化IP、全景旅游及體育優勢等全新營銷場景,從而凸顯城市特色與稀缺資源,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借助多元化媒體渠道,結合廣告宣傳與公關活動,強化品牌形象傳播,全力構建“大外宣”格局,有效提升城市在目標市場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其次,科技引領了服務模式的全面升級。基于大數據與AI的智能分析,為游客量身定制旅游線路與文體旅活動建議,精準匹配住宿餐飲需求,優化旅行體驗。物聯網與云計算技術則賦能實時監控,掌握景區、賽事及文化活動的客流與安全狀況,依托城市一體化智能化平臺,支持手機端、第三方平臺等多種接入方式,方便游客隨時向相關部門分享正面體驗、提供詳細批評和投訴建議,據此靈活調整管理策略并做好及時反饋處理,從而提升文體旅管理的效率與決策的科學性。
最后,科技開啟了平臺建設的新可能。依托城市一體化智能化平臺,構建智慧旅游APP或小程序,不僅能快速整合文體旅的數據與服務資源,實現統一高效的管理與調度,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率,還能促進產業間的深度融合,以數字化引領、撬動、賦能現代化。對游客而言,這一平臺提供了便捷的一站式服務,從信息查詢、票務預訂到行程規劃,全面滿足其多樣化需求,極大提升了旅行的便利性與效率,成為了現代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向“新”而行 構建文體旅綠色創新基石
新質生產力對文體旅高質量發展的促進,顯著體現在對生產資料的深度優化上。這一進程不僅夯實了發展基礎,還引領了綠色與創新的雙重飛躍。
首先,基礎設施的強化是文體旅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石。政府與社會資本合力,加速交通網絡智能化升級,提升海陸空交通的便捷性,大幅縮短游客行程時間,降低成本。同時,構建高速、穩定的網絡服務體系,確保游客在參與文體旅活動時能無縫享受網絡服務。此外,優化周邊接待設施與公共設施布局至關重要,這涵蓋了提升住宿品質、豐富餐飲選擇、增強娛樂體驗及完善公共衛生間設施等多個方面,尤為重要的是,增加育嬰室和女性衛生間的數量,以滿足不同性別與特殊需求人群的使用,同時合理調整男士吸煙區的設置。全方位提升旅行和諧度與舒適度,營造更加宜人的旅游環境。
其次,生態保護成為文體旅高質量發展的先決條件。新質生產力倡導以環保為基石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合理規劃資源利用,控制游客流量,確保資源永續利用。因此,在文體旅項目開發過程中,嚴格遵守國家生態環保法律法規,實施嚴格的生態保護措施。向內要對重點生態功能區實行嚴格保護,禁止或限制開發活動。對生態環境敏感區域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確保旅游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向外通過推廣綠色理念與低碳出行方式,引導游客積極參與環境保護,減少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同時,在基礎設施建設中融入科學規劃,避免資源浪費與重復建設,實現發展與保護的雙贏。
最后,創新資源的開發為文體旅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通過創意轉化與創新設計,深入挖掘文體旅資源的內在價值,打造具有獨特魅力和高度吸引力的產品,吸引更多的“走進來”,打造更有成效的“走出去”。如遼博“簪花”系列手作飾品的成功,不僅展現了城市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還極大地增強了游客的沉浸感與體驗感,為文體旅融合提供了鮮活的范例。這種以文化為魂、體育為骨、旅游為翼的創新模式,正不斷推動文體旅產業向更高質量和更高水平邁進。
引“智”培新 打造一流文體旅人才隊伍
新質生產力在推動文體旅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同樣需要強調提升勞動力素質,以適應文體旅融合后轉型升級需求。
首先,注重勞動者早期教育與培養,以提高綜合素質和適應能力。這需要將教育焦點從“精英化”轉向“普及化”,培養所有學生的創新基礎素養,通過發現、診斷、開發與支持機制,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使其在“學有所長”的基礎上實現“學有所成”,從而為文體旅經濟輸送更多具備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優秀人才。同時,教育者應成為學生的引路人與伙伴,通過個性化的評估工具和方法,精準識別學生的興趣所在、優勢潛能及潛在挑戰,進而提供定制化的學習方案與資源支持。
其次,注重人才引進與激勵,以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通過引進具有旅游管理經驗、市場營銷策略、創新思維等專業人才,形成知識型、技能型和創新型人才隊伍,為文體旅產業帶來前沿的管理理念與運營模式。需要注意的是,過度依賴從外部吸引人才而忽視本地人才的發掘和培養,可能會導致資源浪費、文化斷層以及城市歸屬感的缺失。因此,需要更好地平衡外部引才與本地育才的關系,從而促進文體旅人才的全面發展成為未來城市雙生動力。在此基礎上,要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資待遇、福利待遇和職業發展機會,包括股權激勵、績效獎金、靈活工作制度等。
最后,注重人才的合理使用與流動,以充分發揮人才虹吸作用。文體旅產業的融合特性降低了人才流動的行業壁壘,為人才在產業間的自由流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此基礎上,依托區域一體化發展構建的信息平臺,動態發布就業信息與職業資源,為人才提供廣闊的發展機遇。同時,高素質人才的聚集與流動,將顯著增強區域內勞動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深度激發人才在推動區域一體化進程中的磁吸效應。這一動態過程不僅促進了知識、技能與創新思維的廣泛交流,還極大地加速了區域文體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為區域經濟的多元化與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3&ZD05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