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遲慧(天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理工大學基地研究員)
正確歷史觀是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上,人們對于歷史現象、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等相關問題的科學認識,是一種正確分析歷史問題和評價歷史問題的思維方式。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歷史觀,增強青少年對歷史的認識和理解,提高青少年運用科學的歷史觀方法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以正確歷史觀夯實核心價值觀,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為青少年確立正確的價值觀提供了“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加強青少年正確歷史觀教育,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必須要從小抓起,從青少年抓起。
一方面,要以正確的歷史觀為指引,引導青少年在民族復興的奮斗中健康成長。在歷史唯物主義基礎上,青少年應深刻了解近代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艱苦奮斗、不斷進取、創造輝煌的光輝歷程,從黨和人民的奮斗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指導自己的行為,做到知行合一、健康成長。另一方面,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青少年通過歷史知識的學習,可以更好地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涵養自身的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樹立對國家、民族及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而以積極向上、健康有為的姿態,良好的行為規范,主動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價值取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最堅固、最穩定、最持久的信念,并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和精神的追求,為未來精彩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以正確歷史觀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激發知黨愛黨知史愛國之情
加強正確歷史觀教育要求青少年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知黨愛黨,知史愛國,用青春和熱血奏響“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時代最強音。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各族人民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育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懷,激發愛國熱情。為此,青少年要從中國歷史特別是中國近現代史中,回顧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與創造的輝煌,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否定歪曲的歷史,自覺將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心靈深處,讓愛國主義的情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滋潤與升華。
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學校的主導作用,深入挖掘正確歷史觀教育中愛國主義教育的功能,把正確歷史觀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相融合,圍繞新時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以青少年的認知水平和學習需求為依據,推進各級各類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另一方面,愛國主義教育為正確歷史觀教育提供了豐富素材,要在黨史、國史中納入愛國主義的鮮活故事,讓青少年在知黨愛黨、知史愛國的同時,能夠從正確歷史觀教育中切實感受到革命先烈和英雄前輩們的愛國主義熱情,使其產生情感共鳴,堅定愛國之心、報國之情。最終,讓愛國主義的種子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發芽,將愛國主義真正轉化為他們對黨和國家的深切熱愛,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使青少年在黨和國家最需要的時刻甘于奉獻、勇于擔當。
以正確歷史觀塑造理想信念,增強歷史責任感使命感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需要將自己的個人理想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相結合,為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做好準備。為此,要引導青少年認真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等課程,樹立大歷史觀,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全面把握歷史的前進過程和社會發展的規律,增強青少年的思想認識水平和思辨能力。讓青少年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自覺樹立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激發為民族復興而努力奮斗的動力。
當前,青少年獲取信息的渠道紛繁復雜。在泛娛樂化思潮的影響下,歷史虛無主義等社會思想暗流涌動,青少年思想意識存在一些困惑。因此,加強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堅定理想信念,需要把正確歷史觀教育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創新理論相結合,指導青少年深入細致地學習科學的思想理論,以冷靜客觀的視角觀察、分析和處理現實問題,明辨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決青少年的思想之惑、理論之惑。
一方面,將正確歷史觀教育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堅定青少年的信仰和追求。青少年在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從書本中汲取科學的知識和理論的力量,深刻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斷增強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深化歷史認知,堅定青少年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對共產主義事業的追求。另一方面,把正確歷史觀教育融入黨的創新理論學習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教育引導青少年以符合時代特點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創新理論成果武裝自己的頭腦,厘清社會歷史發展的脈絡,認清歷史事實,明確社會發展規律中的歷史必然性,在總結歷史經驗基礎上,堅定歷史抉擇,進而讓科學的理論堅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增強歷史責任感,自覺肩負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為社會主義事業激發青春的力量。
以正確歷史觀堅定“四個自信”,汲取歷史智慧綻放青春活力
“四個自信”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成果,是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青少年堅定“四個自信”,可以更好地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成就中,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仰信念,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為此,青少年必須以科學的歷史觀認識和把握中國近現代史的學習,運用歷史的思維,整體把握歷史發展的過程,深入思考歷史經驗教訓,明辨是非,堅定理想信念。
一方面,從歷史中認清道路抉擇,認同理論創新。通過學習中國近現代史,使青少年認識到中國人民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感悟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進程,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正確性、科學性和可行性,讓青少年深刻領會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是自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不斷奮斗、不斷實踐的必然結果,從而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另一方面,從歷史中洞明制度優勢,承接文化底蘊。讓青少年了解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優秀成果,深刻把握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厘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增強制度意識,并深入學習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共產黨百余年奮斗歷程所蘊含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筑牢文化精神,堅定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讓青少年能運用歷史的思維,在對歷史的整體把握和深入思考中堅定“中國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本文系2023年共青團中央“青少年發展研究”項目——“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及養成路徑研究”(23JH057)階段性成果;202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項目——“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公共危機治理中的動員機制研究”(22YJC710016)階段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