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馬克思主義制度哲學研究分會和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于11月30日聯合主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與制度現代化”學術研討會。來自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和學術期刊的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開幕式由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關鋒教授主持,華南師范大學副校長潘文慶,原中共中央黨校進修部副主任楊信禮教授,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馬克思主義制度哲學研究分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徐斌先后致辭。潘文慶強調,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號角,專家學者齊聚廣州這個改革開放重要前沿陣地,共同探討中國式現代化與制度現代化,對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義。楊信禮代表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對馬克思主義制度哲學研究分會成立以來開展的工作表示肯定,對制度哲學研究分會深化制度現代化和以制度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研究提出希望。徐斌表示,在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的時代背景下,馬克思主義制度哲學研究分會將聚焦經典理論,關照時代之問,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研究、宣傳和闡釋,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制度現代化提供學理支撐。
在第一階段的專家主旨報告環節,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原主任崔友平教授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結合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領導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進程,分析了新時代新征程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具體策略。楊信禮以“制度建設的價值取向”為題,多角度、多層次分析了制度改革和制度創新蘊含的價值取向。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周丹研究員結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貫徹的重大原則,從系統的整體性、結構性、層次性、開放性四個方面重點分析了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哲學方法論。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周文聚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著重分析了新質生產力何以改變世界。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宋朝龍教授闡釋了西方金融資本主義的危機與所有權制度的現代化。徐斌以“何謂制度現代化”為主題,從制度權威性、規范性、確定性和預見性等視角系統分析了制度現代化與物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的辯證關系,闡釋了制度現代化對于推進人的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分會副會長、北京工業大學高峰教授主持主旨報告。
在第二階段的專家報告環節,分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宋友文教授,高峰,分會副會長、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楊增崠教授,合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牛小俠教授,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代月教授,分別以“制度現代化的哲學追問”“以制度現代化推進秩序優化”“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的哲學基礎述要”“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自覺的哲學思考”“馬克思對黑格爾國家觀的變革及其理論效應”為主題進行發言。宋友文主持該環節專家報告。
在第三階段的專家報告環節,華僑大學科研院院長薛秀軍教授,石河子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卿濤教授,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東鋒教授,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陳聯俊教授,山東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顏景高研究員,分別以“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賦能中國式現代化”“思政引領力初探”“價值觀培育與制度建設”“制度現代化要聚焦‘三個更加注重’”“馬克思財富積累機制思想及其當代意義”為主題進行發言。楊增崠主持該環節專家報告。
在第四階段的專家報告環節,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楊靜嫻教授,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田海艦教授,廣州航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田志文教授,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張永剛教授,分會副秘書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鞏永丹副教授,分別以“人的現代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終極指向”“中國式現代化的哲學蘊含”“以新領域新賽道制度供給塑造發展新動能”“中國式現代化文明敘事的基本向度”“面向數智社會的制度現代化:一種可能性的建構”為主題進行發言。《學術交流》編輯部編審杜娟主持該環節專家報告。
會議最后,徐斌和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涂良川教授分別作會議總結和學術總結。(供稿: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馬克思主義制度哲學研究分會、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大會在京召開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全力備戰神舟二十一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