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12月21日,第三屆共同富裕智庫論壇暨CTTI來源智庫揭牌儀式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隆重舉行。本次論壇以“共同富裕與新時代農村農業現代化”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國家部委、高端智庫、高校及媒體機構的眾多領導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共同富裕理論與實踐路徑。

第三屆共同富裕智庫論壇暨CTTI來源智庫揭牌儀式
活動由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主辦,共同富裕研究院承辦。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黨委副書記劉波教授,副校長、共同富裕院理事長譚凱,以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李建偉研究員,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杜志雄研究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胡向東研究員,山東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袁紅英研究員,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主任李剛教授等出席論壇。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校長崔希民主持活動致辭、CTTI來源智庫揭牌儀式和共同富裕研究院聘任儀式環節。劉波、金文成、金文成先后致辭。

譚凱副校長和南京大學智庫評價中心李剛主任共同為CTTI來源智庫揭牌
隨后,論壇進行了中國智庫索引(CTTI)來源智庫揭牌儀式。譚凱副校長和南京大學智庫評價中心李剛主任共同為CTTI來源智庫揭牌,標志著研究院在智庫建設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頒發聘書環節,主辦方對在本次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個人或團隊進行了表彰。
在揭牌儀式后,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主任李剛教授強調了高校智庫建設中需處理好的十大關系,特別是學術研究與決策咨詢、學科建設與智庫建設等關鍵方面,并對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共同富裕研究院寄予厚望。重慶智庫暨大運河智庫理事長王佳寧研究員對楊璐璐團隊取得的業績表示祝賀,并分享了“十五五”時期智庫服務國家戰略的頂層設計和實踐路徑。共同富裕研究院院長楊璐璐教授介紹了研究院的成立背景、研究成果和未來規劃,表達了對各位領導和專家支持的感謝,并展望了研究院向高端智庫邁進的前景。
在論壇主旨報告環節,各行業專家分別就共同富裕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李建偉研究員作了題為“推進共同富裕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的專題報告。他強調,推進共同富裕需要重點研究收入分配公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機會均等、健康公平以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等問題。他提出,制定政策目標要有科學性,基礎研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拿出實現目標具備可操作性的一些建議。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村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胡向東研究員圍繞“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的幾點思考”進行了分享。他指出,農業農村現代化是解決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他強調,要關注農民共同富裕的問題,通過農業農村的現代化進程,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山東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袁紅英研究員圍繞“以系統集成推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進行分享,認為當前農村農民的現狀是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要想實現現代化,就要解決好農民如何實現共同富裕的問題。她強調了農村在共同富裕中的核心地位,并提出了通過系統集成改革來推進農村共同富裕的見解。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張琦教授則就“過渡期后如何建立常態化幫扶機制和幫扶制度”進行了闡述。他指出,實現共同富裕需要消除或緩解城鄉差距、個人差距等問題。在過渡期結束后,是否繼續實施幫扶制度是一個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他提出,要建立常態化的幫扶機制和幫扶制度,為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有力保障。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農業地理與鄉村法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院王介勇在發言中介紹了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作為國家智庫在精準扶貧第三方評估中的貢獻,回顧了精準扶貧的工作與成果。他通過實證研究探討了農村收入均衡性,發現精準扶貧政策有效緩解了農村收入不平等現象。針對共同富裕的實現,他提出了精準策略和增強內生動力兩方面的建議,包括強化基礎保障能力、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強教育培訓、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同時,他還強調了構建城鄉要素融合、區域互補發展、農民合作等網絡的重要性,以實現共同富裕。
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車峰強調邊疆民族地區是共同富裕的艱巨任務,并從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角度探討如何助推共同富裕。他分享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與共同富裕的內在邏輯、作用機理和實現路徑,包括理論邏輯、價值邏輯、實踐邏輯和發展邏輯的契合性,以及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統籌性、整體性、變革性、智慧性和協同性對共同富裕的推動作用。最后,他提出了完善黨建引領、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市域文化建設、提高防范化解社會風險矛盾能力和促進社會各方主體協同發力等實現路徑。
南京農業大學金善寶農業現代化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周軍簡要匯報了關于江蘇城鄉共同富裕的宜居宜業美鄉村建設的課題。他強調該課題核心路徑包括宜居、宜業、核心、美麗四個方面,并介紹了江蘇實踐中的五個重點:規劃引領、農村基建提檔升級、匠心打造蘇式四人居住、密織公共服務網絡、提升鄉村治理效能。他特別提到江蘇的規劃覆蓋率已達9000多個行政村,并推行陪伴式服務以確保規劃實用性。此外,還介紹了江蘇在基建、舒適人居、連片發展、文化挖掘、公共服務網絡和治理模式等方面的經驗,如“1+4+X”治理模式等。
在論壇總結環節,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共同富裕研究院院長楊璐璐教授向各位專家學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她強調,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必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共同富裕研究院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工作,為推動共同富裕事業作出更大貢獻。(供稿: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共同富裕研究院)

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大會在京召開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全力備戰神舟二十一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