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光明網訊(記者 劉夢甜)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錢學森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研究分會首屆學術交流會暨“人民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科學技術前沿”論壇于12月22日在北京舉辦。研討會以“執今之道”為主題,來自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產業界等240余位嘉賓出席。會議由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指導,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錢學森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研究分會主辦。

錢學森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研究分會介紹,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在上世紀構建了現代科學技術體系。錢學森認為,所有科學技術部門的研究對象是統一的,都是包括人在內的整個客觀世界;從不同角度去研究客觀世界時,就產生了不同的科學技術部門;該體系在縱向分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層次(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橋梁)、科學技術層次(包括基礎理論、技術科學、工程技術)和前科學層次,在橫向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系統科學、思維科學、人體科學等11個科學部門,并可以不斷擴展。人民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現代科學技術體系是錢學森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的三大支柱。其中,人民性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魂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根脈,現代科學技術體系則是筋骨脊梁。
在交流會暨論壇開幕式上錢學森之子、上海交大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永剛,錢學森生前秘書顧吉環,中高會副理事長王濤分別致辭。
在接下來的大會報告環節,生物物理學和腦科學家郭愛克院士以《人類大腦——開放的復雜巨系統是怎樣工作的?》為題作主題報告。他介紹了徹底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演化觀、腦網絡架構跨物種的保守性、腦認知功能的整體性和復雜性等等,并進一步指出錢學森關于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理論和方法論將有助于走出“ 腦科學之困”。
全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哲學系王東教授做《從現代科技體系論到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論——錢學森晚年兩大理論創新》報告。他指出錢學森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的獨特創新可能是中國科技后來居上的思想法寶。
國防科技大學國防科技戰略研究智庫特邀研究員張文木以《舊邦新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結合及其世界意義》為題作報告。張文木強調,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實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必須要站在歷史和真理的一邊,要真正體現人民性,并就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折射中國世界治理方案、傳統文化與未來人類文明新形態有關問題進行了開放式啟發性的探討。
隨后,多位來自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產業界的專家分別針對錢學森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中系統科學、產業革命、中醫現代化、文藝理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科學家精神等議題作了專題報告,介紹了在錢學森創新理論指引下,相關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和實踐成果。
錢學森第十任秘書、分會秘書長李明主持會議時指出,本次會議的召開較為全面介紹了錢學森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的主要內容和創新思想,希望能對我國科技、工程、教育、醫學、政策研究等相關領域的創新發展具有參考意義。

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全力備戰神舟二十一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