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嘉賓簡介:楊耕,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學部委員,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哲學)組長,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曾任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北京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在2023年6月2日召開的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作題為“以當代中國實踐為坐標,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發言。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建設高水平文化強省。北京師范大學原副校長楊耕教授在接受浙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中國文化版圖中,獨具特色的浙江文化占有重要位置。浙江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和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形成了悠久深厚、意韻豐富的浙江文化傳統,有條件有責任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形態的浙江篇章。
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
記者:請您談談,浙江應如何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
楊耕:習近平文化思想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其中,有一條貫穿始終的基本線索和根本的方法論,那就是“第二個結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由此“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這種新的文化生命體也就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
擔負新時代的文化使命,建議浙江深入研究、深入闡述“第二個結合”,推出一批作為標志性成果的精品力作。“第二個結合”不僅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而且具有深刻的學理內涵。對傳統文化批判什么、繼承什么,對優秀傳統文化轉化什么、發展什么,如何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什么、如何結合等等,都需要我們從理論上深入研究、深刻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本身就是“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的理論成果。深研細悟、循跡溯源,我們就會發現,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些重要方面,都能在浙江找到歷史起點、理論原點、實踐基點。因此,我們應當高度重視這些歷史起點、理論原點、實踐基點,深入研究、深刻闡述“第二個結合”的內在機制,深入考察、深刻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從浙江探索到全國實踐的發展脈絡,推出一批作為標志性成果的精品力作,使浙江在深化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方面走在前列。
激活浙江大地上的文化基因
記者: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制機制,還提出“推進文化基因激活工程”。請您談談,浙江應如何保護好、傳承好文化遺產?
楊耕: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化資源。浙江有著極為豐富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文化遺產、激活文化基因,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深入研究、深刻闡述浙江文化,維護好、利用好杭州國家版本館。
我們應當注意,傳統文化并不等于文化典籍。文化典籍中的思想資源轉化為傳統文化總是在特定的社會制度中進行的,并以具體的實踐活動為思維坐標,文化典籍中的思想資源能在多大程度上轉化為傳統文化取決于特定的實踐活動和社會制度。因此,我們應以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為思維坐標,深入研究、科學分析文化典籍與傳統文化的關系,善于把蘊含在文化典籍思想資源中的優秀傳統文化解析出來,并對之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從而為杭州國家版本館注入新動力,使其中的版本不僅“面世”,而且“傳世”;使杭州國家版本館不僅反映江南宋韻,而且彰顯現實中的浙江文化。社會發展離不開社會力量的凝聚、聚集,社會力量的聚集有賴于文化認同,而文化恰恰具有凝聚社會力量的作用。因此,維護好、利用好杭州國家版本館,將進一步彰顯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風格獨特的浙江文化,不斷增強浙江文化的競爭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引導浙江的社會發展。
以浙江文化展示中國文化
記者:建設高水平文化強省,浙江還應在哪些方面發力?
楊耕:在我看來,有一個重要方面值得我們重視,即深入研究、深刻闡述全人類共同價值,辦好國際化的良渚論壇。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造就新的文化生命體,即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這并不是排斥全人類共同價值,相反,是在文化、文明交流互鑒的過程中,反映、體現、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國歷史、文化、制度、發展水平不盡相同,但各國人民都追求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在當代,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要真正在世界文化版圖中占據重要位置,就不僅要反映、體現自身價值,而且要反映、體現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因此,我們應當深入研究、深刻闡述全人類共同價值,同時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并以此為基礎辦好國際化的良渚論壇,使良渚論壇不僅是浙江的,而且成為中國的、世界的,成為世界文化、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中心論壇,從而以浙江文化展示中國文化,以“浙江之窗”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大會在京召開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全力備戰神舟二十一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