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李鳳琴(蘭州理工大學副研究館員)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提出“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戰略任務,為新時代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進一步明確了高校育人的核心任務。
立什么德、樹什么人,決定培養什么人,這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新時代新征程中,完善高校立德樹人長效機制,必須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目標,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為人民服務的方向,扎實推進育人體系建設。制度是治國之基,也是推進立德樹人工作的基礎和保障。高校應將立德樹人納入長效機制建設,通過系統設計目標和內容、全面規劃實施路徑、規范評價指標體系,協同推進教育教學各環節,確保立德樹人工作的可持續性和有效性。
完善和全面推進思政課長效機制建設
一是完善內容設置機制,深入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基本學情,結合專業特色、年級特點、個性特質,靈活凝練思政主題,全面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 ”工作,合理設置教學時數,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滿足大學生成長需求;二是完善教學設計機制,全面落實實踐育人,采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通過講故事、講變化和講道理,實現正確的思想引領和價值導向;三是完善教學設施保障機制,靈活運用互聯網技術,落實網絡育人,推進情景式和體驗式教學,引導大學生堅定信念、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四是完善課堂教學互動機制,堅持主導性與主體性相統一,引導教師靈活運用啟發式、討論式、互動式教學方法,使大學生成為思政課堂主人,通過合作探究和解決問題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
完善和全面推進課程思政長效機制建設
推進課程思政長效機制建設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要從課程設計、教學實施和評價反饋等環節入手,全面貫徹思政教育理念。在課程設計階段,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各類課程的教學目標,以確保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有機結合;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需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此外,還要建立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通過科學評估教學效果,及時反饋并調整課程思政策略,提升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完善和全面推進“大思政”體系機制建設
“大思政”體系是完善立德樹人機制的內在要求。首先,可以通過創新形式和豐富育人載體,整合資源,通過多維度育人方式構建“大德育”格局,引導大學生錘煉品德修養,認真勤奮學習,努力成為棟梁之材。比如,可以聚焦建黨日、建軍日、國慶日、國家公祭日等重大時間節點,開展中國夢、愛國主義等主題教育,鼓勵學生參與演講比賽、社會宣講和研究性成果展示等思政課特色實踐活動,實現課堂學習與實踐學習的相互協同,凝聚育人合力。
同時,可以充分利用資源,邀請老紅軍、先進模范、“兩代表一委員”等講述相關故事,暢談心得體會。依靠黨政干部、共青團干部、輔導員、班主任和心理咨詢教師等隊伍,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引導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和擔大任。另外還要堅持將思政教育與大學生社會大課堂結合,組織大學生參加公益勞動和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使他們在參與中經風雨、見世面、受鍛煉、長才干,實現“知、情、意、行”的有機統一,引導大學生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自覺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
注重完善和全面推進教師隊伍機制建設
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綜合修養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只有教師素質高、隊伍強大,才能有效塑造學生品格、鞏固教育基礎。要大力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引導教師成為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的“大先生”,為立德樹人工作提供堅實的組織和人力保障。
一方面,要健全教師專業成長機制。包括注重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實施教師能力提升攻堅計劃,引導教師學習并遵循教育規律,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培養出新時代高水平的教師人才隊伍;充分發揮教研的支撐作用,積極針對新時代新條件下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開展應對研究,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同時,還要建立健全教師“手拉手”幫扶機制,發揚團隊協作精神,鼓勵教師互相學習和借鑒,共同進步。
另一方面,要完善師德師風建設機制,將師德師風視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首要標準,貫徹落實“六要”和“八個統一”的要求,引導教師堅持教書與育人、言傳與身教、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學術自由與學術規范的有機統一,讓教師真正成為具備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和仁愛之心的新時代教育工作者。與此同時,要全面推進管理考核機制建設,建立健全高校教師選聘制度,嚴格把控政治素質、師德修養和業務能力三大關口,打造高素質的高校教師隊伍。尤其是要著重于制度化和長效化建設,完善監督、考核和獎懲機制,加強教師待遇保障,維護教師職業尊嚴和合法權益,使其享有崇高的社會聲望,成為最受尊重的職業之一,確保教師安心和熱心從教。
青年興則國家興。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高等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緊扣時代主題,堅持守正創新,專注于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注重完善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的長效機制,不斷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和水平,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激勵他們主動承擔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勇于成為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與開拓者,讓青春在擔當與奉獻中綻放光彩。

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大會在京召開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全力備戰神舟二十一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