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張秀閣(天津職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黨的創新理論是思政課建設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聚焦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把德育貫穿于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過程。要堅持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起來,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
堅持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是對黨領導思政課建設重要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新時代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重要遵循。
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的重大意義
堅持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兩者同步推進,源自兩者之間相互需要并共同服務于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
第一,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青年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百余年來,我們黨一方面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 ,深刻把握其基本原理;另一方面研究當時運動狀況和時代特征,立足中國具體實際,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繼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始終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青年,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青年,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青年,使廣大青年學生真信馬克思主義,用實際行動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
第二,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是思政課課程屬性的內在要求。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的關鍵在于深入解讀和宣傳黨的創新路線方針政策,生動詮釋黨的創新理論的內在邏輯,確保受教育者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點。新時代新征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為內容支撐,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力量根基,持續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讓廣大青年學生感受到黨的創新理論的真理所在,自覺擔當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時代使命,是思政課教育的必要遵循。
第三,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是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的現實需要。思政課及時準確傳達黨的創新理論,從思想建設上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行穩致遠保駕護航。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內核是內容建設,關鍵在于堅定不移將“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進教材”作為思政課內容建設的主線,將黨的創新理論精髓及時轉換為思政課教材的核心樞紐,為學生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解提供堅實的思想根基。如果不注重內容更新,只強調教學形式的新技術新手段運用,便會舍本逐末、偏離實際。
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的基本路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多次就加強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新時代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政課建設的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為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應當從教師隊伍、教學內容和學生頭腦三方面入手,落實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新理論同步推進。
在教師隊伍上下功夫。增強教師隊伍素質,是決定同步推進最終效果能否實現“進學生頭腦”的必然要求。思政課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樹立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自己的高度自覺,深入學習研究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深刻領會和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背景、豐富內涵、科學體系以及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思政課教師要堅持問題導向,敢于直面現實困惑和理論疑難,通過不斷發問和邏輯思辨深入把握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時代性、科學性和引領性。思政課教師要堅持以學術講政治,在教學中以深刻的道理說服學生、以透徹的學理征服學生、以生動的哲理引導學生。與此同時,思政課教師要深刻領悟黨的創新理論的時代意義,在厚植情懷上下功夫,以深情授課展現自身學識魅力、人格魅力和語言魅力,進一步提升教育引導青年學生關注理論、理解理論的能力。
在教學內容上下功夫。推進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推動大中小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集體教研,讓不同學段學生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創新理論。將黨的創新理論融入思政課教學,需要構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教材體系,在深耕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系統精準做好課程體系設計,深入推進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以實現黨的創新理論和思政課教學的有機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聚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及時動態地將黨的創新理論成果運用到思政課教學內容的直接體現,也是黨的創新理論與思政課教學融合的主渠道。系統精準做好課程體系融入設計,既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為核心講述黨的創新理論,還要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與法治”“形勢與政策”等課程中分別加入黨的創新理論的探索歷程和成果,加快構建有特色、高水平、有側重、銜接強的思政課程教材體系。
在學生頭腦上下功夫。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學生頭腦,核心和關鍵在于理論聯系實際。黨的創新理論對關系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是對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也是指導新時代青年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銳利思想武器。歸根到底,黨的最新創新理論成果來源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應當秉持善用“大思政課”的教學理念,將新時代偉大成就融入思政課教學,講好新時代故事;引導青年學生在創新理論的指引下深入社會基層,扎根群眾一線,深入調查研究,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肩膀扛起復興偉業。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學生的最終目的是將理論轉化為廣大青年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引導青年學生把自身發展同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有機統一起來,在武裝頭腦的同時以實踐提升人生價值,讓青年學生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激勵青年學生努力成長為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堅持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是新時代思政課建設的重要遵循,這一舉措有利于豐富思政課教學內容,可切實加強青年學生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與運用,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值得進一步探索。

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大會在京召開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全力備戰神舟二十一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