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夏曼(云南經濟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
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不懈探索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道路的實踐中形成的寶貴思想結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進一步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價值遵循。
為深入理解和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將這一創新性思想成果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中,探索其融入教學過程的有效路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做好各學段教育內容的統籌安排
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同階段、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教育系統之間應當打破壁壘、加強銜接,做好各學段習近平文化思想教育內容的統籌安排,在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理念的指導下實現教育效果的最優化。
一是要加強大中小學習近平文化思想教育的內容銜接。各學段學生的理解、認知程度不同,關注點也必然有所差異,在對各學段的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個體發展的階段性、連續性和多樣性,實現不同教育子系統間培養目標、培養方式、培養內容上的配合銜接與教育資源的溝通共享,避免不必要的簡單重復學習。這就要求我們重視各學段教育目標與教育內容的差異性和連貫性,保證各學段教育內容有效銜接、層層遞進,切實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習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的過程中,教育者應當在了解各時期受教育者身心發展規律和學校人才培養規律的基礎上,根據學生所處成長階段的認知水平決定這一時期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做好學段區分、階梯遞進,將習近平文化思想有序融入小學至大學的“啟蒙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常識性學習、理論學習與探究性學習”等各環節,確保教育內容的前后連貫、整體一致,使學生接受隨著他們的成長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符合其發展需要的教育,從而不斷提升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與認同。
二是要完善大中小學習近平文化思想教育的科學體系建構。在習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的過程中,要建立統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協調機制,構建科學的習近平文化思想教育體系,實現教育管理、教研推進、教材設計、課程規劃的一體化,并通過體制機制的建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復雜系統內各子系統能夠整體、協同發揮功能,促進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養成與提升,從而將學生在成長的不同階段以及同一成長階段的不同發展環境中所接受到的習近平文化思想教育統一起來,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是要打造各學段學校深度參與習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課的一體化聯動體系。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一體化建設的實踐需要各學段學校、教師的廣泛參與。為切實達到習近平文化思想教育效果,各學段思政課教學單位之間應當加強溝通與協作,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搭建習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教學研究平臺,為各學段進行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交流創造良好條件。通過組織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主題的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的集體備課、教學研討、專題培訓等活動,讓不同學段的教師對本學段學生之前學過的習近平文化思想相關內容有清晰的了解,避免教學內容的簡單重復,進而使教學內容更加系統、有針對性;同時,利用網絡交流平臺加強習近平文化思想案例庫建設,逐步實現大中小學教學資源共享,幫助各學段教師更好地把握本學段的教學重點,并與其他學段的教學形成有效配合,從而切實提升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教育效果。
實現各學段教育形式的靈活運用
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特點,因此,要因材施教,找到適合本學段學生發展特點的教育形式。
小學生的認知具有場景性,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弱,對他們進行習近平文化思想教育應當偏向于具體文化故事,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引用的文化典故的講述和分析,將政治話語、學術話語轉化為學生能夠理解的生活話語,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借助一些蘊含習近平文化思想內核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相關主題的宣傳片、宣傳漫畫、宣傳標語等直觀媒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和認同。
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普遍較小學時有所提高,則可以對其進行較為直觀的習近平文化思想理論知識教育,并在這個過程中增加關于中華優秀文化的體驗類課程,如詩詞朗誦、書畫展示等,使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中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切實體會到習近平文化思想中內含的正確文明觀。
在大學時期,則可以適當增加理論學習的深度,引導學生針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內涵和發展路徑等內容進行一些更為深入的研討,邀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專家來校進行主題講座,鼓勵學生有關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術成果產出,并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廣泛的社會實踐之中,通過參加社區宣講等方式使學生將習近平文化思想相關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并在實踐中切身體會到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魅力,從而深化學生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和認同。這種循序漸進、難度遞增、具有層次性的教育,可以使學生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認識實現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具體實踐的飛躍,從而使之成為學生的行為指南。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升教育效果
一是以人工智能技術加強學生思想狀況的動態分析。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始終處于科技、教育與社會的動態交互作用之中,并在教育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中創新發展。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呈現多維交互等智能化特征,能夠有效促進思政教育教學的精準化開展與規模化因材施教。我們應當充分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大中小學不同學段學生的行為數據與學習數據,及時、準確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在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會涉及各類知識點的講授、用到不同的教學方法,教育者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情境感知功能實時捕捉學習者的操作行為、面部表情、眼動軌跡等特征,量化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態,探究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向,實時精準調整教學節奏,使學生持續保持良好的沉浸學習體驗。
二是以人工智能技術優化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個性化教育模式創新已然成為一種時代趨勢。學校應基于人工智能技術,針對大中小學各學段學生的特點和發展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實現因材施教的教育愿景。習近平文化思想融匯古今、貫通中西,是不斷豐富、發展的開放性理論,而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拓寬教育渠道,滿足不同學段學生的差異化、個性化需求。在人工智能手段的技術優勢支撐與驅動下,教育者能夠在人工智能與學生的線上“個性化對話”中對學生的知識背景、認知能力、專業興趣、社交模式與學習習慣、學習風格等內容有更為清晰、全面的認識,并結合數據分析了解不同學段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點,根據學生的難點問題定制針對性的學習資料,并通過智能推薦系統向學生提供特定主題的教育輔助資料,設置趣味性的學習程序,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個性化教育活動,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全面了解習近平文化思想提供有利條件,真正實現習近平文化思想教育“鹽溶于水”、潤物無聲的良好效果。

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開放觀光
科技點亮“敬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