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孫利(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作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核心組成部分,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想性、理論性資源,其發展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深度和實踐效度。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通過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深入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在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中提供了真理性與科學性的解答。時代在變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也要結合新的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才能在解答時代之問、推動時代發展中建強建優。
拓深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的學理路徑,彰顯科學魅力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使其成為人類思想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理論體系。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和學科內容研究中要始終圍繞“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如何發展馬克思主義”等核心關鍵問題上下功夫。
從方法論上要注重整體性研究,深化對經典馬克思主義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研究,系統梳理從經典馬克思主義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發展脈絡,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闡釋。
從基本原理上要注重創新發展,深化對數字勞動、數字經濟、平臺資本等新現象的研究,通過揭示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規律等原理的當代價值,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范式,深化對經典馬克思主義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真理性和生命力的理解,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奠定堅定的科學向度。
拓寬基于大歷史觀的學科發展新視野,厚植歷史底蘊
在馬克思主義大歷史觀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一個承前啟后的歷史階段,既要達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頂峰,又要開啟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新紀元,因此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要以歷史的思維凸顯歷史大勢,將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國共產黨歷史、新中國發展歷程、社會主義發展史有機融合,把歷史規律融入新時代敘事,以唯物史觀透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方位。
具體來說,通過研究馬克思主義發展史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為人類謀解放的理論真諦和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通過研究黨史國史,從黨的奮斗發展史、理論創新史、自身建設史的內在邏輯中,以深邃的歷史思維回答中國共產黨之能;通過研究社會主義發展史總結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借鑒,從歷史維度講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這種歷史縱深既能豐富思政課的敘事維度,也能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聚焦面向中國實踐的學科發展新問題,強化問題意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是中國理論生發凝練的現實基礎。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實踐創新最鮮明的特征在于把市場化、現代化和社會主義這三要素進行了同一時空的重構。
鑒于此,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發展可以聚焦以下實踐領域:面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成就,如數字時代的勞動價值論問題、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構建問題、區域協調發展理論問題、全球治理理論創新問題、“一帶一路”實踐中的“新型國際分工理論”等系列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從中國之治、中國之路、中國之理中提煉新理論、概括新實踐;面對改革深水區的各種深層次矛盾問題,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需要回答未來發展如何繼續成功;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新背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更要增強解釋力、傳播力和解決重大實際問題的決策力,在回應對外開放遇到的國際新挑戰中引導世界構建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樹立共商共建共享價值觀,發展具有國際認可度的中國理論。
培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結合的學科生長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這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指明路徑。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堅持發展馬克思主義緊密聯系在一起,揭示其應有的時代內涵和現實功能,是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客觀要求。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要不斷提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學理研究,就必須要講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者之間何以能融、融什么、如何融的轉合起承。如對“第二個結合”視域下的共同體理念、民本理念、自由理念、知行合一理念等問題以創造性闡釋,對“絲路精神”“木蘭形象”等傳統文化符號予以現代創造,對“天人合一”“執兩用中”“和實生物”等傳統思維予以辯證融匯,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在價值觀、方法論上的契合點。這既能豐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民族表達與話語補充,也能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內涵與現實功能獲取方法指導,激活傳統文化的時代功能。
當代中國正經歷著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這為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了廣闊空間。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及其工作者應勇立時代之潮頭,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立論述學、咨政建言,在回答時代課題中構建中國特色學術話語體系。唯有如此,才能為思政課鑄魂育人提供堅實支撐,讓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真正在時代浪潮中強起來。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重點項目“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內涵與特征研究”(項目編號:21LLMLB107)】

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大會在京召開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全力備戰神舟二十一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