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陳志強(福建理工大學副教授,中國傳統音樂學博士)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日益頻繁。中國音樂,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站在時代的十字路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復興機遇。而國樂復興不僅承載著歷史賦予的使命,更寄托著當代人對文化自信的堅守與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中國音樂深深扎根于傳統文化的廣袤土壤之中
“士無故不徹琴瑟”,從這句古訓便可窺見音樂在古代文人階層乃至整個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它并非孤立的藝術形式,而是與詩詞、書畫、禮儀等相互交融,成為中國人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知識儲備。在傳統社會,音樂是人們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通過彈奏琴瑟、吟唱詩詞,士人們抒發情感、感悟人生,實現了個人精神世界的升華。這種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得中國音樂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道德觀念和人文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先賢們為我們留下了一座極為豐厚的音樂文化遺產寶庫。中國傳統樂學,以其嚴謹的理論體系,探究著音樂的本質與規律;中國傳統樂譜,如工尺譜等,記錄了無數經典樂曲的旋律與韻味,雖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中國音樂美學,從“和”的審美追求到對音樂意境的營造,都體現出獨特的東方審美情趣。
中國音樂展現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品格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中華樂教在整個社會發展進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不僅是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塑造人格、維護社會秩序、實現治國安邦的有效手段。通過音樂的傳播與學習,人們懂得了禮儀規范、道德準則,從而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秉承著“立心、習禮、養德、修身”的價值取向,音樂與個人的精神成長、道德修養緊密相連。在技術層面,聲、律、均、調等核心要素構成了一套精密的體系,這些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制約,共同創造出中國音樂獨特的音韻之美。而且,這一系統涵蓋了國家秩序、月令節氣、天文地理、禮樂傳統、修身之道和審美體驗等多個維度,形成了一個龐大而又有序的文化網絡。當與中國樂器、中國記譜法和中國演奏法相結合時,便孕育出了開放包容、兼收并蓄且特色鮮明的中國國樂系統。這個系統既能夠吸納外來音樂元素,又始終保持著自身的獨立性與獨特性,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發展演變。
中國音樂也具有鮮明的獨立品格。這種品格源于中華民族對天地自然的敬畏、對內心世界的深刻自省、對廣大民眾的深切關懷以及對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堅定信念。在音樂創作與表演中,常常能感受到對自然萬象的模仿與贊美,如通過對山水意象的描繪來傳達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同時,音樂也是人們反思自我、探索內心世界的途徑,古琴曲中的幽遠意境往往能引發聽者對生命意義的思考。而且,中國音樂始終關注著社會底層民眾的生活與情感,許多民間音樂作品生動地反映了人民的喜怒哀樂。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中國音樂更是成為凝聚民族精神、激發愛國情懷的重要力量,它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傳遞著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鼓舞著人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除此之外,悠久的歷史和廣袤的地域造就了中國音樂豐富多彩的流派。受山川地貌、風土人情、文化審美和表達差異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音樂風格。從江南絲竹的婉約細膩到北方鼓吹的豪邁粗獷,從嶺南音樂的清新靈動到西域音樂的熱情奔放,這些流派猶如繁星點點,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多樣性的絢麗畫卷。各流派之間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借鑒、相互影響、相互滲透。這種交流與融合不僅豐富了各流派自身的表現力,更為整個中國國樂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例如,京劇在形成過程中就吸收了多地戲曲音樂的元素,最終發展成為具有全國性影響力的劇種。
大力傳承和發揚經典國樂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重塑文化自信。在當今全球化時代,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國音樂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標識,其復興對于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推廣中國國樂,讓更多的人了解、欣賞并熱愛本土音樂文化,能夠增強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使人們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挺起胸膛、堅定立場。當我們聽到編鐘響起、古琴奏響的那一刻,內心深處涌起的是對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敬畏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這種情感將轉化為推動國家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推動教育發展。以“塑造人、培養人”為目標,恢復中華樂教的精神導向,這對中國教育體系的完善有著深遠影響。在中小學全面推廣中國國樂,建設中國國樂美育教室,能夠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沉浸式的音樂學習環境,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感知能力。加強國樂教育要更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通過學習民族樂器、演唱傳統歌曲、理解音樂背后的文化內涵等活動,鍛煉學生的專注力、協調能力、創造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同時,引導教育者更加注重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而非僅僅關注技能技巧的訓練,從而培養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創新精神的新一代人才。
促進文化交流。尊重文化多樣性,促進中國國樂各地區各流派的共同發展,不僅有利于國內文化的繁榮,也能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發揮積極作用。中國音樂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能夠吸引世界各國人民的目光。通過舉辦國際音樂節、開展文化交流演出、與國外音樂機構合作等方式,將中國國樂推向世界舞臺,可以增進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友誼。在交流過程中,中國音樂可以吸收其他優秀音樂文化的精華,同時也將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傳播出去,為人類文化的多樣性發展貢獻力量。此外,推動中國音樂在海外傳播,也有助于提升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了解中國。

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大會在京召開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全力備戰神舟二十一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