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鄒艷輝(福建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林則徐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家國情懷、民本思想、世界眼光、民族意識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愛國主義精神是重要組成部分。2025年適逢林則徐誕辰240周年。在此契機下,我們緬懷和紀念林則徐,旨在深入挖掘林則徐的愛國主義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在新時代新征程傳承和弘揚其愛國主義精神,為凝聚中華兒女團結奮進、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林則徐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核心要義
“茍利國家生死以”的報國情懷。捍衛國家主權、維護民族尊嚴是林則徐的愛國主義精神的靈魂。面對外來侵略者的恫嚇與挑釁,林則徐頂著巨大壓力,固海防、繳鴉片、肅流毒、虎門銷煙,激勵軍民同仇敵愾、共抗外侮,生動映照了其擔當使命,彰顯民族大義的愛國初心與衛國本色。
“恤民力”“順民心”的愛民情結。林則徐上籌國計,下恤民生,始終將國家命運與人民福祉緊密相連。縱觀宦海生涯,林則徐“恤民力”“順民心”思想一以貫之地扎根其政治實踐,所到之處,無不體察民間疾苦,不僅“知民情向背”,而且“博采廣咨”,做到“民心可用”,廣泛匯聚民意、凝聚民力,凸顯了其愛民惜民的民本思想。
“師敵之長技以制敵”的廣闊胸懷。林則徐主張引進近代西學,學習西方“長技”,以“開眼看世界”的非凡魄力和務實態度,率先組織人員翻譯、編譯西方書報,打開了近代中國瞭望世界的窗口,成為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先行者和實踐者。林則徐的開放胸襟和遠見卓識,彰顯了一個愛國者胸懷天下的氣度與穿越時代迷霧的智慧。
愛國主義精神的當代價值
愛國主義精神是推動民族復興偉業的精神引擎。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砥礪前行的壯麗旗幟,是捍衛國家主權和國家利益的意志基石。在民族危亡之際,林則徐挺身而出,整頓吏治、興修水利、力主銷煙、抗擊外侮,將熾熱的報國情懷轉化為捍衛國家主權與維護民族尊嚴的實際行動,深刻體現了國家尊嚴不容褻瀆的國家觀、民族利益至高無上的民族觀。這種愛國主義精神不僅是凝聚中華民族戰勝困難挑戰的精神偉力,更是驅動民族復興巨輪破浪前行的持久動能。
愛國主義精神是涵養時代新人的精神來源。林則徐一生以國家為重、以人民為本,無論是面對外侮的挑釁還是清廷內部的掣肘,始終堅持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不計個人得失,憂國憂民,將個人浮沉完全融入為國為民的永恒事業之中,為當代青年樹立了超越個人得失寵辱、將小我融入家國大我的光輝典范,為指引青年將個人抱負匯入為國謀發展、為民謀幸福的時代洪流塑造了榜樣。
愛國主義精神是培養開拓革新品格的精神支撐。作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先鋒,林則徐頂承重壓,沖破思想禁錮,主張“師敵之長技以制敵”。在國家危亡之時,林則徐以高度責任感和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切憂患,為救國護國勇毅探索新路,為激勵后人知難而進、鼎故革新作出示范。這種基于愛國熱忱的務實開放精神,對于今日我國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加自信、包容、進取的姿態擁抱世界具有重要價值。
在民族復興征程上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堅定信念,堅持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林則徐國家觀的精神內核與后世尋求民族復興之路的奮斗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中,我們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將深沉的愛國之情升華為對黨的無限忠誠、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堅定信念,在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中凝聚起同向同行、同頻共振的精神力量。唯有在黨的領導下,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堅定前行,努力做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捍衛者,才能將“國泰民安”“富國強兵”的宏愿變為美好現實。
守住底線,捍衛祖國統一和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是民族生存發展的根本前提,民族團結是抵御外侮、自強不息的力量源泉。新征程上,我們要大力弘揚林則徐彰顯出的愛國主義精神,堅定寸土不讓的決心,實施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實現共同繁榮發展的務實舉措,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分裂國家的圖謀和行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統一的根基更加深厚,使團結的力量更加牢固。
保持定力,增強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的本領。林則徐在鴉片荼毒、國力衰微的極端困境中,展現出非凡的勇氣與定力,凸顯了開拓革新、敢戰能勝的精神品格。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進入不可逆轉的關鍵期,新征程中所遭遇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為此,我們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從中汲取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精神力量,保持“開眼看世界”的清醒與“師敵之長技以制敵”的務實態度,用必勝信念點燃億萬中華兒女勠力同心、排除萬難的奮斗激情,以“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性錘煉干事創業本領,不斷在百年變局中孕育新機遇,在激流險灘中開辟新航道,為推進強國建設、實現民族復興注入深沉而持久的精神動能。
【本文系福州市委宣傳部、社科聯專項課題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2025FZY284】

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開放觀光
科技點亮“敬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