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楊昊杰(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高校教材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潘信林(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高校教材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教育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新征程為什么要建設教育強國、建設什么樣的教育強國、怎樣建設教育強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為建設教育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去年在全國教育大會召開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論教育》出版了,該書收入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關于教育的文稿共四十七篇,集中體現和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重要論述的精髓要義和豐富內涵。認真學習這些重要論述,對于我們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加快構建具有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教育學教材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深入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對構建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的重大意義
在構建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中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作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重大決策,確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奮斗目標,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教育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我們的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辦的是社會主義教育,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建設在這個問題上同樣要頭腦清醒、立場堅定、態度鮮明,堅決把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論框架和立場觀點方法系統、有機、科學融入教材編寫中去,確保教材體系建設方向正確、目標明確、思路精確。
在構建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中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求的應然之舉。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必須牢牢掌握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權,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使教育領域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教育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對教育事業提出的根本要求,要體現在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建設的多環節、各方面、全領域,切實通過教育學教材內容體系構建反映教育“四個服務”的實際。
在構建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中體現黨和國家對教育基本要求的實然措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黨和國家對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造就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立德樹人關系黨的事業后繼有人,關系國家前途命運,關系億萬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建設中有機融入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是體現黨和國家對教育基本要求的具體行動,能夠推動教育學教材在培育新時代教育人才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符合黨和國家對“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部署的戰略要求。
全面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對構建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的核心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是構建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的指導思想。2018年9月10日,中共中央召開新時代第一次全國教育大會,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系統總結和深刻闡述了中國教育改革發展實踐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24年9月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成教育強國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先導任務、堅實基礎、戰略支撐,必須朝著既定目標扎實邁進。這標志著教育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上升到嶄新高度。2020年3月出版發行的《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全面系統論述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時代背景、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的建設、發展和完善,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把其中體現的堅強理論支撐、豐富思想資源和厚重文化底蘊展現好、運用好。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是建設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的主要內容。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是直接服務于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依托,要把闡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和理論內涵作為首要任務,全面準確理解、深入細致講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讓要成為教育者的青年人才首先學懂弄通,未來在成為教育者后進行傳道受業解惑中進一步做好“三進”工作。作為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要重點講清楚以下內容:一是教育的“三大屬性”,即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二是教育的“四個服務”。三是建設教育強國要正確處理的“五個重大關系”,即支撐國家戰略和滿足民生需求、知識學習和全面發展、培養人才和滿足社會需要、規范有序和激發活力、扎根中國大地和借鑒國際經驗等。四是教育強國的“六大特質”,即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五是“九個堅持”,即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
不斷優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進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的實施路徑
第一,研究確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進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的知識圖譜。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是建設教育強國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集中體現教育的“三大屬性”,要從“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等四方面研究確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進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的知識要素圖譜,全面呈現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進有關教材的重要觀點、具體條目、融入建議、評價要求等,提出“進什么”“怎么進”“進的怎么樣”的“施工圖”。
第二,系統設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進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的框架思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進中國教育學教材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構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課程教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堅持系統安排、實現全面覆蓋、結合學科特點、注重適宜實效的基本原則貫穿其中,實現“全面提升課程教材鑄魂育人功能,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定‘四個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的基本目標。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進中國教育學教材,要系統設計在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史、比較教育學、學前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成人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特殊教育學、教育技術學等不同二級學科教材中的基本框架和思路,確定本科、研究生階段具體課程和教材名稱,保證進的有序、進的有別、進的有效。
第三,跟蹤研判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進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的實際成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進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根本在于培養懂教育、會教育、愛教育、善教育的綜合性教育人才,要實時跟蹤、科學評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進教育學教材的實際情況,研究判斷教材育人功能發揮的效果,不斷深化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進中國教育學教材體系的理論認識、實踐認知和規律把握,持續發揮教材在教育中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作用,努力推動“教育人才培養”成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部署”的關鍵基礎。

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開放觀光
科技點亮“敬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