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楊維鳳(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副研究員)
高水平的區域開放有利于促進高水平的區域協調,以開放促改革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扎實支撐。《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優化區域開放布局”。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我國統籌推動沿海、沿江、沿邊及內陸地區對外開放,區域開放布局不斷優化,形成了覆蓋東西南北中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我國貨物貿易規模不斷增加,截至2024年已連續8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服務貿易加速發展,成為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利用外資取得新成效,投資環境不斷優化,我國成為全球外商直接投資首選地之一;對外直接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多雙邊和區域合作取得新成效,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高水平對外開放為我國深化改革、促進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國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大幅提升,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但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面對日趨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我國要進一步優化區域開放功能分工,不斷向縱深拓展開放空間,提高開放水平,加強協同合作,加快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全面開放格局,為穩定國內大市場、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推動我國區域對外開放協調發展
要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發揮各地對外開放的比較優勢,加快推進沿海、沿邊、沿江和內陸地區協同開放,不斷探索新模式和新路徑,打造形態多樣的開放高地。
推動東部沿海各地因地制宜練“內功”、拓“外聯”,發揮區位優勢和創新優勢,加強對高端要素的吸引能力,提升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分工向全球價值鏈高端邁進,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在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推動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等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東部沿海地區率先形成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同時,要挖掘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潛力,提高開放水平。首先,加快構建內暢外通的開放大通道。中部地區發要揮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區位優勢和長江黃金水道優勢,推動陸海空協同聯動,加快建設陸水聯運通道,推動“鐵海聯運”“空陸聯運”“空空中轉”等多式聯運發展,加快交通運輸跨區域、跨方式、跨領域相互暢通,進一步提升綜合交通運輸通道能力。西部地區要著力推動西路陸海新通道建設,不斷提高通道運輸能力和運營質量,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多式聯運發展,打造區域性國際物流樞紐和貨物集散中心,加快建設樞紐化物流網絡,并不斷創新機制,完善跨區域綜合運營平臺,優化綜合服務能力,加快建設綜合性國際大通道。東北地區要加快東北海陸大通道建設,進一步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加快東北港口群布局優化和陸海聯動,提升海陸空交通一體化水平,加快建設一批跨境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推動國際多式聯運“一單制”改革,構建多式聯運體系,提高對外交通支點的保障能力,加快形成通道引領、樞紐支撐的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新格局。
其次,優化開放平臺的布局和建設。加強各類開放平臺的優化布局,以“點”上的開放帶動“面”上開放不斷深入。進一步優化國家級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國家級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開放平臺的建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行改革開放,不斷發揮在重點領域促進對外開放的示范帶頭作用。引導各地建設具有特色的專業化展銷平臺,加強國內外供需市場對接。圍繞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在重點領域搭建一些新的國際合作平臺。
此外,要優化開放環境。補齊開放短板,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加快推動“引進來”與“走出去”雙向互動,加強和國際經貿規則的軟聯通,不斷推動制度型開放。
加快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
當前,我國已經設立了22個自貿試驗區,覆蓋東西南北中地區,成為我國重要的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我們要加快推動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不斷增強開放平臺的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
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的重要抓手是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要不斷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率先構建與國際投資和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積極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外商投資準入和跨境服務貿易領域加大壓力測試,不斷探索構建跨境數據管理新模式,推動在貨物貿易領域實現更高水平自由便利,對接“邊境后”規則,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在數字貿易領域加強國際合作等方面先行先試,推動數據、商品、資金、技術等要素跨境自由便利流動,不斷改善開放平臺的營商環境和產業生態。
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的核心是制度創新。要不斷擴大改革任務授權,進行系統性改革謀劃,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針對我國對外開放中的短板,瞄準科技創新、投資、貿易、人才、數據和產業發展等重點領域中的痛點堵點問題,鼓勵先行先試,進行首創性、集成式探索,出臺改革開放舉措,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積累經驗。
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的關鍵是加快全產業鏈創新發展。以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產業發展,加快建設一批世界領先的產業集群。各自貿試驗區結合地方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進行全產業鏈分析,進行差異化探索,在生物醫藥、海洋經濟、裝備制造、大宗商品貿易、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加快全產業鏈創新發展,以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不斷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建成現代化產業體系,支撐和引領區域經濟發展。推動各自貿試驗區之間產業聯動發展,加快特色產業協同開放和優化布局,不斷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各地區積極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各地區立足自身優勢特色,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例如,東北地區面向東北亞,西北地區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和歐洲等,西南地區聚焦南亞、東南亞等,加強交流合作。
要加強“硬聯通”,進一步完善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立體綜合交通網絡,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空中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推動“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
要深化國際規則標準“軟聯通”,推動和“一帶一路”國家在交通、投資、貿易等領域的規則標準對接,推動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不斷完善國際合作機制,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金融、減災、能源、稅收、綠色交通、綠色能源、綠色基建、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合作,鼓勵各地積極發展數字貿易、跨境電商等新業態。
要推動區域重大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協同推進,統籌對外開放和國內重點區域發展,尤其發揮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的產業基礎和開放優勢,以“一帶一路”建設助推重點區域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探索重點區域高水平“引進來”和“走出去”的路徑,提高重點區域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加快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開放觀光
科技點亮“敬老月”